2012级高三教学特辑22 高三后期复习指导1
2012级高三教学特辑22
高三后期复习指导1 2012.5.20
高中部
基本策略:回归高考、回归教材、回归考题、回归错题、查漏补缺、适度焦虑
回归高考
1.对应考纲,教师人手一份,上课时进行投影,依据考纲梳理高考知识点,
2.在教学时间上按照高考时间同步匹配,在作息时间和生活规律上适应高考的安排和规律,教学选题尽量采用近两年的高考题。注意理科综合、文科综合的整体效益。
回归教材
教师研究教材后指导学生以问题导学案为引导阅读教材,完成以下内容并与曾经的考题对应。每天指导完成一个方面的内容。
1.圈出教材文本中的结论性语句,这是简答题的依据。
2.划出教材文本中的概念性语句,这是选择题题的重要判据。
3.认真阅读教材文本中的演示实验,特别注意其中的细节。
4.认真阅读教材文本中的学生实验,特别注意其中的“问题与讨论”和“实验习题”。
5.认真检查教材中的每章复习题和每册的总复习题,必须过手。
6.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
7.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和“家庭小实验”整理探究过程和实验设计思路。
8.巩固教材中的图表知识(可采用学生互查和教师抽查的方式)
回归考题
每次教学时间的前段利用10—20分钟的时间选用近两年的高考题(选择题重组再练5道、大题1—2道)进行课堂上的针对训练,注意选题和高考题型的一致性(针对各个学科的大题型轮流选用)。训练后及时检(互)查和评价。注意各种基本知识和文字的表达训练,加强审题细节训练,加强规范性训练。加强思维训练,在典型题型的训练中,加强知识点整理、知识网络化、知识程序化、解析策略化的训练。
回归错题
对“一诊”后至今的错题进行分类并改错。
●整理试卷。按学科分综合和专题类装订一轮复习以来的试卷。整理试卷中的问题,并列出问题清单,再把若干问题归类。 根据自己的问题,自我消化,但一定要找教师指导。如分析错题及错因,一定要回到教材上查清知识上的问题。
●给自己制定一个周密细致的计划,针对自己的问题,安排每天不同的具体时段具体复习内容的。
●现在最重要的策略是解决以前做错的题。强化理解式和分析式记忆。
查漏补缺
在每次教学活动中设置1—2查漏问题进行检测,指导学生的以下活动
1.试卷有序(按时间)整理成册,在试卷上整理出错题并及时分类,在老师帮助下找到自己的薄弱点,进行针对训练
2.选择题:每天定时定量。
3.主观题:每天一至两个大题的定时自练,联系时侧重薄弱点,每周做总结并及
适度焦虑 一周进行一次或者两次难度适中的仿真性练习,目的是保持适度的焦虑,维持应考的兴奋状态。
减少失误,就是提高
考生在高三的各次模拟考试中,每场考试下来,因自己失误丢分平均每门在4至9分左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考生的心理情绪状态与应试技巧的不同而不同。离高考时间不多了,复习工作已经定型,考生在考前要做的,就是针对近期几次模拟考试,认真分析、感悟因自己失误造成丢分的原因。针对考前还要组织的1至2次模拟考试,通过每一场考试,尽量把失误降低到最低限度,这是考前复习最有效也是最现实的方式。就成都7万多考生来说,在有效分数段内,提高一分,也许总分排名会上升数百或千位。这就是“减少失误就是提高”的现实意义。
搞清一题,就是效率
根据高考命题考试说明,各学科考试的大多数题型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所以搞清一题,就是搞清某一学科中的一个题型。建议考生针对自己的情况,对薄弱学科中的相关题型力争搞清楚。如化学试题中必考有机化学,有机化学这一题型一般考4到5个小问题,即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有机物结构简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以及合成线路。笔者认为,考生如果就这一题型做5至8道题,一定会找到解答这一题型的感觉。如果我们把相关学科中的一道题型搞清楚,岂不是大大提高了最后的复习效率?
记住模式,就是技巧
高考试卷中常规题的解答,技巧之一就是模式的运用。如外语小作文的书写,你一定要运用一些必备的亮点句式。这些亮点的句式就是模式,一定要记住。如在外语小作文中,定语从句、状语从句、高级词汇、倒装句、长短句等强调句型的有机使用就很重要。狂记这些亮点句式,考场才能有运用的基础和机会,才能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评判分就会上一个台阶。再如:解答简答题、论述题的模式,一是文字段落化——按段落说清道理,解答时不能都是句头句尾连续相接,使阅卷老师找不到层次感;二是条理纲目化——按纲目写出关键词,不宜写了一大篇,也踏不上一个得分点;三是内容树状况——联想相关对偶词发散思维空间。如要从国家的方面来解释,就要联想到集体的、个人的、国有的、民营的等方面;从政治的方面来解释,就要联想到经济的、军事的、外交的等方面。笔者认为,诸如上述,就是所谓模式。同学们还可以自己琢磨一下相关学科哪些模式需要狂记。记住一些必要模式,在考试过程中会大大提高解题技巧。
耳濡目染,就是收获
高考前这段时间,大多数学校都按一定时间让考生回归课本、回归错题,查漏补缺。回归课本的目的,第一是增强自信心——“我把所有的书考前又学了一遍。”第二减少了遗忘——“把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又过了一遍电影。”第三是捕捉意外的收获——“从来没有注意到的内容这次看到了”。值得注意是,看书最忌讳的就是虎头蛇尾、一字不漏,不该看的细看,该看的不看。回归错题,就是看近期做过的综合练习中的错题,看现在自己仍不自信的错题,看不同时间做的相同学科同一类型的错题。体验这些错题正确的解题方法,找到减少失误的灵感。考前的最后几节课,所有的高三老师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展示他的复习水平和能力,及时向考生通报收集各方面的高考信息,考生一定要认真倾听。少数考生往往这段时间在家静心闭门复习,这种方式值得商榷。笔者认为,考前这段时间,看到的、听到的等耳濡目染信息,就是实实在在的收获。
如果上述是笔者所讲的高考考前方法篇的话,那么,下面4句话就是考生考前的心理篇,以飨考生。即交流融洽——就是减压;面带微笑——就是放松;激情不减——就是努力;自感尽力——就会成功。同学们可以自己感悟一下这4句话,也许对调节你考前心理有一定作用。
总之,在后期的冲刺中,各学科、各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复习中作到针对性、合理性、计划性、规律性、规范性。在复习过程中不断修正复习应考状态,在考试中沉着应考,就会在高考中不留遗憾。祝愿大家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