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考前,两手抓,两不误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国教育体制下,一年一度紧张的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优异的成绩呢?复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复习是完成一阶段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归纳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知识的全面性,还应该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把握好后进生与优生差距,有针对性地拟定不同的复习方案:
一、正确对待后进生,给予有效的措施
1、辅导后进生,把没有学懂的知识弄懂,没掌握的学习方法掌握好,帮助他们树好信心,找到感觉。教师要转变观念,对他们要充满信心,看到他们的潜能所在,主动关心,热情帮助,多给他们鼓劲打气。
2、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辅导,并实施“一帮一”的互助学习。让优生帮助差生,实行“一对一包干责任制”。巩固练习时,优生一做完作业,就到自己包的差生跟前督促辅导他们,遇到不会的给他们讲解,会的监督他们,让他们抓紧时间做,争取在下课完成作业。如果完不成,让优生负责,利用课余时间、活动时间督促自己帮助的对象继续完成他的作业。总之,当天作业必须当天完成,绝不允许他们赊账了。这样做,可以一举两得,不仅 能减轻 老师的负担(不必一一辅导),而且让优生更优(优生通过给差生讲解后,此类知识融汇贯通,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
3、后进生缺乏专心听讲的习惯,书写工整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勤奋好学的习惯,爱思考的习惯等等,我们可以通过正面引导,反复训练,检查落实,勤于督促,利用激励式评价“你能行”,“你会进步的” 抓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促进后进生不良习惯的转变。
教师应该更多地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研究他们,找准他们差的原因,给他们更多的帮助和鼓励,耐心地给他们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不能让差生无所适从,差上加差。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坚定信心,科学教育,这些迟开的花朵定将开得更加绚丽,更加灿烂。
二、充分关注优生,拟定有效的方案
优等生在学习中有着共同的优点,那就是聪明和勤奋。聪明体现在记忆力好和思维敏捷,只要经过他们做了的、老师讲解过的题目,他们很快地写出答案来,只要老师把将题目读完,就有了解决的思路,不需要老师太多的点拨。当然,这种聪明和勤奋是分不开的,它并不一定是先天的,熟能生巧,后天的勤奋锻炼一样能练就出高智商。当然勤奋不是用蛮劲,方法也很重要,老师就应该多引导:
1、养成集中精力,以学为先习惯:优等生绝大多数都能做到精力高度集中,有一种投入其中、自得其乐的状态。他们目标高远,思想单纯,不胡思乱想。在他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理应先于娱乐,一心向学,气定神闲,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忘我备战。
2、培养高效学习,做到分秒必争:抓住一切零散时间进行学习,比如每天在晨跑中、吃饭时、课间、课前、休息前等零碎时间里记忆词语,背诵公式,破解疑难,调整情绪。无论怎样各具特色,有一点是一致的:保证学习时间,学会见缝插针利用好空余时间,经过日积月累,效果很可观。
3、注意条理清晰,时时善做笔记: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不是事无巨细全盘记录,特别善于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特别是思维方法更是认真记录。能及时整理自己平时细心积累的笔记本和错题集,特别注意让知识系统化。
4、勤于思考,学会举一反三:做完一道题后,要对答案,这里他们会有一个反思的过程,弄清这道题考的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抓住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甚至注意到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以便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5、严谨规范,注意书写整洁:通常,书写整洁的解答比潦草乱画的得分高。工整地书写便于让老师判断解题的过程,也是培养一种很好的书写习惯。作业规范,审题认真,冷静应答,把每次作业当作高考,作业工整,步骤齐全,术语规范,表述严谨。规范不仅训练仔细认真品质,更能养成细心用心习惯,从而激发学习潜能。9、心态健康,善于调整
6、要宽容豁达,热情互助:充分利用优等生完善的性格,他们与同学开心地相处,遇事不斤斤计较,宽容豁达;珍视同学间的友谊,在学习中互相支持和帮助,经常一起讨论学习中的问题,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有了这种和谐的同学关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三、积极联系家长,做到密切配合
充分做好家校联系,培养好成绩的一大法宝:父母熏陶。父母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不娇惯,使父母用以教育孩子的使命感,在孩子身上得到了延伸。许多学生从小就是在父母熏陶下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对学习充满激情,在学习中体验乐趣,在学习中增长见识,在成功中充满自信。
取得理想的成绩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最可靠的因素是懂得怎样开发本人的潜力。在实际的教学中,转化后进生和培养优等生的法多种,只要细心探究就不难学到手。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通过规范习惯、调整心态、训练技巧、利用环境,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成为真正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