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高三教学特辑3 期中考试后的教学反思
2012级高三教学特辑3
期中考试后的教学反思 2011.11.6
中学部
学部寄语:期中考试已结束,重要的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调整教学措施,做好下一阶段教学工作。请高三各位老师就下述问题做出反思,以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复习教学效益。
1、学科复习教学有没有整体规划,平时每单元、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清晰,课堂管理措施是否细致到位,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和调控是否到位,是否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
2、是否注重研究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是否指导学生统筹制定复习计划,建立错题集笔记本。
3、教学成功的四大要素:热忱、时间、持之以恒、不显眼的细微过程。
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上我们都应该精益求精。
4、不要对我们的学生期望过高,但也决不要看得太低。关键是通过教师的课堂激励,多大程度上调动起了积极性,唤醒了拼搏意识,释放出多少潜能。
5、学生是真的没时间吗?不是。看我们的学生,包括哪些积极努力的,没时间一是意识问题,积极和紧迫的意识缺乏;二是个人习性所致;三是效率问题,这就是老师的培养教育和规范问题,是严格要求的问题;四是我们教师的敬业意识、团队意识问题。
什么叫团队:①团结协作——践行团队精神、做好自己的事、不拖团队后腿就是最好的协作;
②分工明确——自己的事当然自己负主责,出了差错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别推诿、埋怨他人;
③领导示范——领导者高瞻远瞩、凝聚团队、工作缜密(不出漏洞)、行动在前;
④利益共享——有共同愿景、有一致目标、有明确回报。
6、各学科复习教学重在培养学科思维范式、规律;学科知识整合方法、途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夯实和过手。
7、复习教学艺术主要体现在每节课落实的有效知识量上——识记、领会、整合、归纳、运用。学生能否从知识转化为能力,老师的教学水平是关键。
8、解决不了踩线生进步的问题,我们不会取得高考上线的突破。一个班内的学生,复读班和应届班的学生,怎样划分层次?每个层次有哪些弱科?怎样调动激励?导师怎样补弱?学年组应当研究、统筹和具体布置,班主任应当牵头落实。
9、对教师而言,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因为一旦教师只针对几个好的学生关注时,其负影响是使更多的希望学生成为线下生。至少,应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没有放弃就意味着他们还有希望,就意味着班内的学习环境、学习风气不至于一落千丈。
10、关注班级个体中的每一个,细致分析他们成绩究竟差在哪里,一个一个的交谈、指出努力方向,指出学习习惯和方法应该怎样改进。尤其不能忽略中间生,要时时给他们以希望。
11、检讨自己的课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真谛领悟得如何?做到实处了吗? 每节课练习至少不少于10分钟,讲述不超过25分钟,课堂做实了吗?
12、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开发、激励得如何?
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们积极思考问题了吗?课堂思考容量有多大?
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们基本知识记忆、落实到位了吗?
13、看看你的学生的卷面,是否整洁、条理、合乎规范?这是任课教师的责任。
14、认真研究一下学生的答卷,详细统计失分点、失分因素,想想在自己的教学中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如:练的针对性、练的有效性、练的精致性)。
15、认真研究课堂的“三讲”、“ 三不讲”,这是山东、河北、江苏等许多学校的经验。关键在于老师的体会和把握。
(三讲:讲重点,讲难点,讲关键点;
(三不讲:学生自己学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
16.观摩过其他高三老师的课堂吗?创新、突破往往来自于别人对自己的启发。
学部建议:教师复习课堂的着力点:
1.基础知识记忆落实层面: 敦促所有学生将主要精力用于此层面(阅读课本、阅读笔记、复习学案基础知识的领会、归纳整合基础知识、课本后基础题目的熟悉解答)
2.基础知识联系发散层面:3/4的学生要敦促其达成,完成知识梳理、分类记忆,思考筛选和检索,方法联想和迁移(上二本线的保证)。
3.基础知识综合运用层面:1/3—2/3的学生(复读班要全部要求)要达到此层面(上一本线),形成缜密知识网络体系,形成基本思维能力(联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学部要求:教师研究备考的着力点:
研究高考、明确方向; 一定要研究高考动向,研究成都市1-3诊高考题的题型及变化;
全面复习、突出重点; 一轮复习一定要覆盖、训练全部知识点,但要注意重点突出;
降低重心、扎牢双基; 起点、习题选择和设计不要过高,着眼于基础知识的夯实、查缺补漏;
充分准备、提高效益; 每节课、每个学案,都要精心准备、精心设计,做好做实每节课;
强调内化、加强反思; 研究学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不断反思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
精讲精练、变式巩固。 精选练习题,精编高考对应题型题组(作为科研课题搞);
面对新的高考,我们必须有新的思考、新的研究、新的措施、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