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 学会思考 学会表达
学会倾听 学会思考 学会表达
————《夸夸我的同学》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9单元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清楚同学的优点,做到表达清楚明白。
2、当他人发言时,能够注意倾听,并能乐于和人交流,能表达清楚 自己的想法或感受。
3、能够从同学身上发现优点,真心实意地赞扬别人的优点,以促进自身的进步。
教材简析: 教材设计这个“畅所欲言”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发现同学身上的优点,体会什么叫“尊重”,为什么要尊重人。多发现和表扬别人身上的优点,对他人是一种鼓励,对自己也是一种促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发现并懂得珍惜同学之间的美好友谊。
教具准备: 文字幻灯、同学或朋友的照片。
设计总述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有的同学优点更突出,而有的同学缺点更突出。那么这在次训练中,就要求学生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优点,也就是大家身上好的 一方面 ,值得他人学习的一方面,每个人身上都有 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这需要同学们的细心观察,将优点放大。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首先教会学生 夸什么,怎么夸。再明确夸奖的方法,通过两段文字的对比,让学生知道要选取一件非常具体的事例去夸奖别人,才能让别人相信被夸的同学,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教他们夸的形式,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品评别人的发言。最后让学生懂得赞美别人是一种美德,想要拥有这种美德就要拥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夸)
1、 引入新课:老师今天要表扬咱班的一位同学,请同学们猜一猜他是谁?
2、 幻灯片出示文字:
她是一个美丽的小姑娘,乌黑的头发,一双眼睛像两汪泉水,眉毛像用墨笔画过似的,那么浓,那么弯。她不光外表漂亮,还特别爱看书。有一次,老师教你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名言,问同学们知道关于周恩来的哪些事情,你们很多同学只知道他是新中国第一任国务院总理,可她却站起来,说出了周总理的家乡、出生年月等许多知识,还说出了这句名言是怎么来的。
3、 猜中后你们采访一下这位同学,请她说说被夸奖的感受。
4、 创设情境: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每个人希望被别人承认,得到夸奖
因为夸奖能带给我们自信、快乐、继续奋斗的力量。因此,我们不能光想着自己来享受这种受到夸奖的快乐,我们更要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并真诚地去赞美。有这样一句名言——“赞美别人是一种美德”。今天就以《夸夸我的同学》为题进行一次赞美他人的活动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了这节课的活动内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
很快进入老师创设的情境中。
二、 明确思路,掌握方法
(一 )明确夸奖的范围:
1、教师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既然是“夸夸”,你们说说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去夸呢?
同学甲:马俊怡同学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值得我们夸奖
同学乙:我要夸奖王志川,他作文写得好
┈┈
2、教师引导:
从大家的发言中,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对学习都很关注。是啊,学习好不仅需要聪明的头脑,还需要顽强的毅力,所以“学习好”就像花园里一朵耀眼的大红花一样,惹人喜爱。但是,如果花园里只有这一种颜色的花,是否显得单调呢?其实凡是美的东西我们都应该夸。勤奋好学是美,心灵手巧也是美;善于助是美,宽容幽默也是美……
3、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对“爱玩”引发了争议,有的说是优点,有的说是缺点。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通过争论,让学生明白:“爱玩”只要不耽误学习,能很好得放松情绪、锻炼身体,做到“会玩、玩好”就是优点;如果因为玩影响了学习、休息,那就过度了,就由优点变成缺点了。
3、教师帮助学生将提出的较为分散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
【设计意图】对于三年级学生在他们眼中,只有学习好的同学值得夸奖,对于其他方面认识不足。所以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夸什么,学生出现不能把握的现象,教师就同学出现争议的内容组织讨论,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注意倾听别的同学的观点,从而引发争论,培养学生的应对能力。
(二)掌握夸奖的方法
1、 夸的态度: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喜欢怎样的夸奖或者不喜欢怎样的夸奖。
同学甲:夸别人要有一颗真诚的心。
同学乙:夸的内容要符合实际。
同学丙:夸的语言要选择恰当。
2、夸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两段文字,请同学们默读。
文字(一):
王晓明同学很热爱劳动。班级值日时他很认真,回家也能主动承担劳动任务,运动会上他也能主动承担劳动任务。大家都很喜欢王晓明。
文字(二):
李丽同学非常热爱劳动。又一次学校开运动会,那一天气热极了,好不容易到了中午,大家争先恐后地跑回教室边吃午餐边乘凉,只有王晓明不知哪里去了,过了半个多小时他才汗流满面地回答到班级。大家问他干什么去了,他只是笑了一下什么也没说。午休结束了,大家回到操场上班级所在的位置,我们发现上午被同学们弄得一片狼藉的地面已变得干干净净,七扭八歪的椅子也被摆放得整整齐齐。大家这才恍然大悟,都不约而同地向王晓明竖起了大拇指。
( 2 ) 交流讨论:默读后说说哪个同学给你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为什么?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明白怎么夸奖同学,教师利用两段文字,让学生体会出:简单说明一个人的优点是没有说服力的,只有选取一件非常具体的事例才能让被夸得同学特点鲜明起来,从而给人留下深刻地印象。
3、 夸的形式:
(!)引起思考: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夸才能做到生动新颖呢?
同学甲:直来直去——先说夸的人是谁,然后说他的优点,最后选取一个事例来说明。(评价:这种方法让人听得清楚明白。)
同学乙:设置悬念——不说夸的是谁,只用生动的事例来表现他的特点,让同学们猜猜是谁(评价:这种方法能吸引听众。)
同学丙——与同学合作,把被夸奖的同学事例通过表演再现出来,请同学们欣赏或判断。(评价:这种方法能够给人留下生动的印象。)
三、 实践交流,互动品评
1、 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口语练习。(教师参与其中,及时指导。)
合作学习前指导:
(1) 关于分组:采用异质分组法,使一个小组内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便于同学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关于交流的方法(每小组可选择一种方法):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个成员可在全班范围内选择同学进行夸,也可在本小组内选择一个同学夸,还可小组共同选一个同学夸,所选对象不要重复。组内成员每人最少发言一次,互相之间要有简单评价。
2、 全班交流:请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到前面汇报。
交流前指导:
(1) 关于倾听:请同学认真倾听,可以向汇报的同学提出问题,并请汇报
的同学应答,可以为汇报的同学补充;汇报的同学也可以向倾听的同学提出问。
(2) 关于品评:每位同学汇报结束后,同学们可以对发言同学讲述的内容
语言的组织、表达的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3、 分角度评选:在交流的过程中随时对汇报同学、倾听的同学的表现进行
评价、指导,让汇报的同学不是唱独角戏,而是与全体同学形成语言的互动,做到有表达,有倾听,有应对。可结合实际情况评出“最佳表现奖”“最佳提问奖”等等。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通过畅谈、交流、倾听,为习作搜集素材。
四、 深化主题,促进成长
1、 体会称赞的力量:
(1) 请被夸得同学起立,说说此刻的内心感受。
(2) 教师小结:
及时的夸奖是雨,让美好的行为在滋养中成长;真心的夸奖是光,让美好的行为在温暖中健壮;恰当的夸奖是风,让美好随风走遍所有的地方。
2、 学生交流对活动的感受:重点交流被赞美和赞美别人的感受。
(3)教师小结: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