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赞美你的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忽略、羞于甚至不屑于赞美别人,在学校生活中也一样,很多老师总是很容易发现孩子的缺点,而忽视了孩子的闪光点。殊不知,赞美其实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作家达尔科夫孩提时代是个极为胆怯、害羞的男孩,他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对什么事都缺乏自信。一天,他的老师布劳奇布置学生给一篇小说写作文。今天他已无法回忆他写的那篇课文有什么独到之处,或者老师给的评分究竟是多少,但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而且令他永生不忘的是布劳奇老师在他的作文的页边空白处写了四个字:"写得不错"。这四个字竟改变了他的人生,他说:"在读到这些字以前,我不知道我是谁也不知道将来干什么,但读了他的批注后,我就回家写了一篇短篇小说,这是我一直梦寐以求,但从来不相信自己能做的事。"在中学剩余的日子里,他写了许多短篇小说,经常将它们带给布劳奇老师评阅。在老师不断鼓励下,达尔科夫成为了中学报纸的编辑,他的信心增加了,视野扩大了,他开始了一种充实的生活,并最终成为了一名作家。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赞美。"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和弱点是难免的,然而对于学生的种种问题,当老师们感到束手无策时,往往会采用批评的方法,结果情况越来越糟,如果适时地采取赞美的方法,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成长,则会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那么又该如何正确地赞美学生呢?
一、美的是行为,而不是人格。
一位哲人说过:"只有真实的赞美才能最打动人的心灵"。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赞美要实事求是。不要单纯地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是个好学生"之类的话,因为这会让孩子觉得他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了,而这是很不现实的,赞美是为了增强孩子的行为,所以你必须特别强调那些使你满意的具体行为,你的赞美越具体,孩子对哪些是好的行为就越清楚,遵守这些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一位学生早晨起床,穿戴整齐后,然后开始整理床铺,你跟他说:"看起来挺不错的!"孩子就弄不清楚你说的"挺不错"是指他的"衣服"还是"床铺"。
二、抓住学生的特长去赞美他。
我们班有个姓王的小朋友,特别的调皮,总是不能很好地遵守宿舍的纪律,但我发现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强,不管在整理内务、卫生和生活习惯上,都称得上是同学们的楷模。当我看见他比解放军的"豆腐块"叠得还漂亮的被子时,我都情不自禁地夸他:"被子叠得太漂亮了!真了不起!"然后我又找到他,在赞美的同时指出他的不足之处,希望他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也会跟叠被子一样出色,后来,他也收敛了许多不会那么大吵大闹了。
抓住特长去赞美学生,学生会感到一种满足,会全面地审视自己,会意识到自己也有所不足,同时,也较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产生逐渐完善自己的愿望。
三、称赞学生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做到及时称赞。
孩子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称赞。比如孩子今天床铺整理得较好,饭吃得较干净,我都会立即表扬肯定进步,这样会让孩子们认为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他。如果孩子认识到只有他表现得很好,才能得到老师对他的注意,他们就会尽量表现得更好以得到老师的赞美。
四、教师要根据赏识的原则去赞美学生。
"赞美"的教育其实就是赏识教育。"信任、尊重、了解、激励、宽容、提醒"是赏识的六大原则,掌握了这些原则,才能更好地赏识学生。
信任: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有各自的长处、优势。只有教师无限的信任,才能激发孩子"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与自强。
尊重: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只有尊重学生才会了解学生的天性和爱好,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
了解: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打开学生心灵的闸门,教育自然得心应手。
激励:每一个学生都有长处,一经老师激励就会闪闪发光。
宽容:对学生的长处要小题大做地激励,对短处则要宽容。
提醒:对学生的缺点宽容,并非不管。教师应该站在朋友的角度,心平气和地提醒学生、鼓励他改正。
请不要吝啬赞美,因为赞美是春风。它使人温馨和感激;请不要小看赞美,因为赞美是火种,它可以点燃心中的憧憬与希望。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在赞美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