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摘要:一年级学生是从幼儿园踏入学校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正是这个阶段,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要求。对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诲,不能三天捕鱼,两天晒网,而要始终如一。以表扬鼓励为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好习惯,迟养成,害其身”, 富无童趣而又充满教诲意思的童话,给我的教诲讲授带来了预期的效果。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欲速则不达。所以,咱们当把举动习惯的养成教育当做教育的永远旋律,唱好那首歌的关键正在于恒心和耐心。
关键字:学习、生活、始终如一、表扬鼓励、童话教育、持之以恒
一年级学生是从幼儿园踏入学校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正是这个阶段,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要求。很多该做的,不该做的,都让一年级的小学生顾此掉彼,应接不暇。嘴巴上知晓不该乱丢垃圾,可行动上却不见得……刚开始,我也是天天提示,可单凭老师的说教,效果并不理想。经过观察,我发现孩子对儿歌、童谣却非常喜爱,再长再难的儿歌,顺口溜都记得住。于是,我把一些习惯变成了顺口溜,如:1、预备铃响进课堂,看看课表做摆放,书本放在左上角,头朝左边静息好!2、写字要有好姿势,这样身材才能好,书写做到三个一,一个都不能忘掉。3、小书桌要休息,小椅子放在下,上课才能再坐它。4、安全放在第一位,上下楼梯要注意,走楼梯时靠右行,走路要静悄悄,影响他人可不好,栏杆危险我不爬,楼道中间我不跑,同学团结真正好,不争不吵关系好。······那些顺口溜让孩子们记住,到时老师或同学相互一提示,孩子们便会自我纠正举动,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效果十分好。
对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诲,不能三天捕鱼,两天晒网,而要始终如一。咱们置信,有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咱们付出昂贵的师爱之心,那么,学生心灵的苗圃就会春色满园,茁壮发展。
然而,对一年级的学生训练还要无计划、无指标,一点一点地,一步一阵势,一周一周地,一月一月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螺旋式地逐步增添训练目标,把目标分解、落实到小目标外去,而且要反复训练。训练内容要体现“小、近、实、趣、序”。如我在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我提出让学生去读自己喜欢的好书,正在提出那个要求的一两个月内我利用视听空间,午间诵读时,时不时的搞一次讲故事比赛,一次读书大检查,适当的给孩子一些小奖品做鼓励,一时间,全班都兴起了读书潮,一把作业做完就问老师:“我可以看书吗?”真正做到了“书香班级”。
正常来说,一年级学生当以表扬鼓励为主,少一点责备,但哪个孩子不出错?而“惩罚”出错误的学生是个非常威严的问题,容不得半点冒昧。一次好的“惩罚”能使出错误的学生幡然悔过,而一次错误的“惩罚”却能构成师生豪情的严重对立。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每一个“惩罚”的方式要慎之又慎。通常,我通常用“罚静思”、“罚跑步”、“罚背古诗”等方式,那样能保护学生的自卑心,又贴近咱们一年级学生爱做游戏的心理,学生乐于接受,咱们的教诲也能取得适当的效果,使孩子们明白“好习惯,迟养成,害一生”。
好习惯是石,能点燃星星之火;好习惯是火,能点燃希望之灯;好习惯是灯,能照亮前行的路;好习惯是路,带着你走向美好的未来……咱们置信,有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
一年级学生的模拟能力极强。而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老师几乎是崇拜到了极点,他们对老师的期望和依赖,往往使他们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类“放大效当”和“模拟效当”。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走的每一步路,写的每一个字以及穿的衣饰、理的发式等等都直接影响学生,他们眼里,老师就是他们的楷模,他们千方百计地学老师,模拟老师。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正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咱们要规范学生举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要充分留意那类“放大效当”和“模拟效当”。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好比,我上课时为了抓紧时间,有时匆忙的写字,一笔一画都逃不过“检查员”的眼睛,他们会立刻提出来,有时在课间无意识的一句四川话,孩子马上反驳“老师,你没讲普通话”。所以老师就是孩子的楷模。
为了提高教诲的效果,我特别定出了自我操行评分表,让每个还对每天的行为习惯打分,监督自己的行为。由孩子自己选举出班委进行监督,那样既减轻了老师的工做压力,也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帮学生举动习惯养成的好方式。正在咱们班,我认真查看孩子们为自己的评分,耐心倾听了班委们的汇报,开始我每天和学生一起值日,手把手教会扫地、拖地,反复夸大卫生要求,很快提高了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在需要我的监督与帮助,就能独立的打扫卫生。 学生的时间多数是正在学校取家里度过的,两者就像是一条线条的中间,家长取老师只能各领会一端。两者如果能经常接洽,各自反映一端的状况,就能领会的心思。充分的利用校讯通与家长交流,家长觉得老师重视了孩子,也会把孩子在家的点点滴滴告诉老师,孩子的个性分析给老师,也就做到了“家校共携手,共创好人生”。
团体意识的重要性,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在互帮、互督、互查中不断提升。例如,上课时,孩子的纪律我一般不以个人为主,而以小组为单位,每天上课前在黑板上写上一、二、三组,以画五角星为优秀,每次课,星最多的适当的奖励与表扬,反之,抄抄生字。所以小组内的人都很认真的监督同学有没有认真听课,有没有好好的回答问题,这比老师在台上提醒多少次纪律起到的作用都大。
又如:为了协帮一年级的孩子们征服上课开小差的习惯,做到上课专心听讲、踊跃动脑,我看到了那样一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有一天夜里,小明的文具盒开会了,文具盒告诉铅笔、橡皮、卷笔刀:“有一个魔鬼将侵入小主人的身体,我们要保护好小主人。”第二天上课了,魔鬼趁小明在打瞌睡的时候悄悄地钻了进去。这时卷笔刀立刻说:“让我来对付它,”可是几个回合下来,它被魔鬼击败了,因为平时小明一直在用它卷东西,它都被磨损了。 接着,铅笔和橡皮都和它搏斗起来,但都没办法。后来,魔鬼一点一点的把小明脑袋里的精灵都吞噬了,渐渐地,小明变得越来越迟钝,最后连话也说不清楚了。变成了痴痴傻傻的小孩了。故事讲完后,我问孩子们:“你们想成为聪明人还是白痴啊,”孩子齐声都要做聪明的孩子。推波助澜的我,立刻告诉学生学习用具的重要性,桌椅板凳的作用。好比:上课铃音响了以后,学生对那个铃声是没无反应,好象它响归它响,与我无关。于是我在黑板前贴上了童谣、顺口溜,让纪律委员在铃音响了以后带领其他同学念:上课铃音响,赶快进课堂。书和文具盒,摆正在桌上。静息等老师,小手放放好。不做小动做,专心来听讲。发言先举手,回答不乱抢。学会守规律,学习保准好。学生正在念童谣的同时,就会查手自己的举动,自然地进入了上课的状态。
从学生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诲气力,从小看大,从小偷针,长大偷金。那些说法不无道理,人就像树木一样,如果从小就把身子压弯了,长大了树木也长不直。一个人从小就要养成优秀的品德举动,即“好习惯,迟养成,害其身”。
由此我不禁想起乌申斯基说过的一句话:“儿童是用情势、声音、色彩和感想来头脑的。”取其威严地说上几十句“上课不要做小动做”的话,不如用高兴的脸色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
事实证实,那则富无童趣而又充满教诲意思的童话,给我的教诲讲授带来了预期的效果。接下来的日子里,课堂上孩子们的学习劲头更浓,也能看到他们端立的身影。
孩子们天性好玩,一年级学生也是那样,一些规律、要求,不管老师做多少空洞的说教,但见效甚微。所以不如让他们用眼去看。
如:刚入学,学生列队走路时,由于自控威力差,你一言,我一语,队伍变得杂乱。固然老师在一旁不断提示,但学生对峙不了多久便又开始了,效果不尽人意。厥后,我改观方式,每当学生列队走时,我首先开始不说一句话了,学生见带队员都一字不说了,多数娴静下来,当还有个别学生说话时,则一个手指放正在嘴巴前,只要一个“嘘——”的提示,也就立刻娴静下来。由于我的楷模树立得好,效果非凡。
小学一年级举动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欲速则不达。所以,咱们当把举动习惯的养成教育当做教育的永远旋律。唱好那首歌的关键正在于恒心和耐心。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之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得到被认同的天性。”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老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一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表扬,表扬对培养学生劣秀的学习习惯起到鼓励和导向的做用。所以咱们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要多捕捕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从而引发学生的自我理解威力和自我修反威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德行”发展。
恒心耐心——养成教育的金钥匙。
一年级的小学生方才踏进校门,尤如一张白纸,那是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举动知识很粘稠,再加上怙恃尊长的有限钟爱,使得那些孩女无诸多不良举动和习惯,他们自律性差,随意性强,无自立威力等,如果那些坏习惯一旦构成,那后果就不堪设计。咱们当从一年级就增强“养成教育”,那会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如何对一年级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呢?个人的发展历程教育,要经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主要经过学校教育。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略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一类坚强的、巨大的气力,它能够控制人生。”老师们只有捕好那一关键,孩子们才能茁壮康健发展。
养成教育贵正在“养成”一年级老师是辛苦的,但学生举动习惯的起步训练是甘甜的,只要咱们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心,喜看孩子们的点点进步,教育的思路会如泉涌,教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