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学生“快乐有效”的学习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我们的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目标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有效”是我们做任何事情所竭力争取的目标,所谓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通过教学,教师采用各种策略和方式,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充分体验求知的过程,在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和谐、持续的发展。小学阶段每节课只有40分钟,我们不仅要完成课本上例题的教学、练习的讲评、阶段性评价这些硬性工作,更要着力提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软性指标。那么如何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如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从生活或具体动画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在对数学内容发生兴趣时而引发的。新课的引入是学生能否产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置认知冲突,以情激趣,以趣导思。让学生的注意指向新知,并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数学课的引入不但要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要选准新知识生长点,提供诱因,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主动探索的兴趣。
三、建立合作小组,提供合作的伙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小组学习讨论的形式,以 4—6人一组为标准,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别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再给组内成员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全班分小组讨论之时,教师关心每一小组的讨论情况,同时有重点地参与小组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内的相互帮助,共同商讨,不仅对所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展现。例如:我在教学北师大六年级上学期的教材中《看图找关系》——“教学足球场内的声音”时,先让学生在自己的课本上找一找,然后组织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在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热情高涨,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开展组间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示自我,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和鼓励学生的相互争辩。通过议论,争辩,让学生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增强了学生主动参加评价与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必然更会学习,更喜欢学习,学习信心也就更足。
四、适当整合使用生活资源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内容具有大纲性、简练性,对教学资源的地方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考虑得不是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我们恰到好处地选择和使用生活资源,突出“生活素材”的使用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我在教学《起跑线》之后,带着学生到学校操场的跑道上亲自去感受了一次确定起跑线位置的方法。再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借助同学们都熟悉的钟表、硬币、车轮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怎么画圆?圆有哪些部分?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五、合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
一只粉笔、一本教材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的现代已逐渐显得缺乏生命力。发挥动态的、开放的多媒体功能,会使得我们的课堂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已尝到了甜头并乐此不疲。
比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有的学生往往不能拓展自己的空间思维及空间观念,运用制作的电脑课件就能解决这一问题,课件就更形象、直观的演示了整个圆转换成长方形的过程,并加上不同的颜色和动画,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的关系,这样学生掌握起来就会更容易得多。在明快的动画中给学生增添了趣味,也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很多,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比一般教学手段更直观,更易于理解的特征,通过动态演示事物之间的关联,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适合于小学生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找出并掌握其内在规律,使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也充分显示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总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在新课程理念这根乐棒的指挥下,我们只要去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一定会奏出一曲又一曲有效教学的华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