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发展——基础教育为什么需要国际化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仅是中国,而是全世界的共识。不仅在经济领域,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教育的本质在于知识的传承和人才的培养,同时,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因此,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其实更是世界文化大交融、大融合、大冲撞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和在这种大强度的交流中重新认识、重新发现的一个极好的机遇。
目前,基础教育中有五大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第一教育目标在发生变化,从成绩第一到人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还是让所有的学习者都能提升学习水平,要让所有学习者都学习出色。第二,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全面发展。每个人差异非常大,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仅各有智慧,而且成长速度都是不一样的,除非学生自愿,否则任何强加在他们身上的做法都有损于他们的创造性。第三,学校教育的目标从成绩第一到人的发展。第四,知识增长到人的发展。第五,全人的发展。
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目的,第一,加强中小学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第二,借鉴国际上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第三,顺应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要求,着眼培养胸怀祖国、面向世界,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未来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的民族应该具有怎样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这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所以,在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基础”与“国际”的关系,做到“基础为本,国际为用”;二是基础教育国际化与民族性的关系。国际教育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不是国际学校或国际课程的专利;更重要的是助推国际课程与国内课程的深层交流,促进本土课程创新,同时促进国际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基础教育的国际化不是外国化,更不是西方化,而是基于自身教育发展的选择。而是基于自身教育发展的选择。近些年来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国与国之间的时空距离,改变了人们教育的观念,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模式,构建开放多元的育人模式。区域教育国际化要依赖国际教育的资源,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市场化重新配置资源,这是国际化发展的需求。总体来说区域教育国际化发展是教育事业中的新领域、新命题,因此要切实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人才发展战略,充分整合区域资源,经过制定战略规划,实现区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基础教育国际化,必然涉及国际教育。对国际教育的理解应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人才成长与交流将会进入一个国际循环的趋势;第二,多元文化交流、交融互动互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第三,教育国际化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国际化是创造优质教育、培养优秀公民的一种桥梁和渠道;第四,教育国际化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教育理念的国际化,其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关键能力标准的制定,第三课程项目是国际化的重点,第四加强教育开放与国际交流合作是具体的抓手,第五本土化的实践是基本原则。
基础教育国际化追求的应是从共存到共生。 首先基础教育国际化应该是用国际视野思考,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水平,它的价值重在依据基础教育的特点适时适度地推进国际化教育,使我们的学生老师在推进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和共生,教育国际化重在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并与世界共享优秀经验,并不是国外的就是好的,我们本土的一些经验、思想和文化精髓也应该输入到世界各地,应该在世界舞台上有我们的声音。国际教育理念应该是多元并存的,教育国际化路径也是多样的,因此共生是我们发展的目标,通过多元文化、国际的课程与本土课程的融合,实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从共存走向共生。
基础教育国际化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基础教育。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重新配置,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仅要满足来自本国、本土化的要求,而且要适应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因此,归根结底,教育国际化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
在此背景下,目前国际教育发展趋势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全球教育都聚焦于质量公平,现在公平和质量在某种意义上已经重合,因为原来的公平是指有“上学”的机会,质量是指能“上好学”,现在除了少数地区之外,大部分地区适龄儿童的上学机会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而上好学的机会问题并没有解决,所以现在质量公平问题被提到重要日程。第二,提高教育质量的潮流指向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①以学生为中心,②以价值观为导向,③培养创新精神,④信息技术的应用,⑤教育质量评估,各国对这几个问题都非常关注。第三,教师问题。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最终体现在课程上,课程是学校教育目标落实的体现,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到学生身上,而教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因此,21世纪的教师必须成为高水平的知识工作者,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发展。
所有国家的教育都应从全球多个国家甚至竞争者那里获取资源,以形成一个广泛的资源系统。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自身的教育资源,足以达到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所有需求。形成多元、灵活的全方位教育资源意识与资源整合能力,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动因。
世界是一个圆,圆周是无限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圆心,所以圆心无处不在,而教育就是半径,半径越长,每个人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推动教育国际化是拉长教育半径的最重要途径,我们将因此拥有一个更广阔的教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