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新津实验学校-活动体系课程的课程形式、课程目标、课程开发方向
活动体系课程的课程形式、课程目标、课程开发方向
(活动系列)
活动类型 |
课程形式 |
课程开发目标-构建德育体系 |
1、
常
规
活
动
类
|
(1)常规德育
①每周升国旗活动
②主题班会系列教育活动(如爱心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
③普法教育活动
④青春期健康教育活动
⑤学生“自主教育”系列活动
⑥人生发展规划教育活动
⑦专项评比评选活动,如“男孩子日”“女孩子日”活动、阳光中学生、形象“大使”、形象代言人等评选活动。
⑧各种宣誓、誓师仪式
⑨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2)安全教育活动 ①校园安全 ②社会安全 ③交通安全 ④运动安全 ⑤饮食安全 ⑥安全自救
(3)大课间活动
①体育大课间活动
②英语大课间活动
③校园缤纷大舞台 |
1. 德育教育课程开发的基点—从生命和灵魂的角度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1)、以抓德育督导为基础
基础教育首先是公民教育,就是使青少年具备做一个社会主义公民应有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行为的习惯,做好遵纪守法等履行公民义务的精神准备。作为学校,要把学生的养成教育当作学校德育工作的先导工程、奠基工程,以“创文明校风、做文明学生”为主题,从点滴抓起,从小事做起,逐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
(2)、以加强德育科研为核心
学部德育干部要组织力量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研究有关德育科研课题,探索学校德育特点和科学规律,逐步形成为明育人特色。
德育是一门必修课,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的重点科研课题。
以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解决工作疑难问题:譬如学生早操迟到、下午第一节课迟到、餐厅就餐时拥挤、抽烟、早恋等等现象,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倘能作为一种科研课题、从科研角度寻求解决办法,可能会有效得多,我们的管理水平也会更上一层楼。
(3)、以加强自主性教育为重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约束,即重视以实践为主的自主性教育,在实践中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教育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
(4)、以建立健全的德育体系为保障
学部德育管理要逐步走向系统性、科研性、开创性:每一个学期针对本学部各个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特点,制定德育教育内容、形式、时机、措施等系统的规划,逐步形成本学部德育体系,以有效加强德育工作的指导性、计划性、预见性、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时效性、传承性。
(5)、以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为境界
当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的教育和相辅相成的科学与人文的整合。科学与人文同源共生,互通互动,相异互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协调而健康地育人,形成整体的“绿色”教育。这样,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达到德育的最高境界。
2. 德育教育课程开发的目标—构建为明特色德育体系
①德育教育工作体系;
②德育教育科研体系;
③德育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④德育活动方案体系;
|
2、
专题
活动
类 |
(1)传统节日(如体育节、艺术节、英语节、母语节、科技节、成人节、学校各类庆典活动等)
(2)学校开放日活动
(3)各类竞赛活动
|
|
3、实践
活动
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