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背景下的为明学校高中教学管理策略(高3)
高考背景下的为明学校高中教学管理策略(高3)
——2011-2012高考复习教学总结
——2012-2013高考复习教学思考 2012.6.30
北大附中新津校高中部简介:
高中部始建于2009年,当年招收4个班,142名学生;
2012年9月初首届高一新生开学时,高中部共有教师11人,学生142人。
2012年6月,首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共有113人,高考上线情况是:
赵蕾和黄健同学分别以644分和623分的成绩摘取新津县高考理科状元和榜眼,总分排名在四川省理科50名和100名以内。一本上线17人,上线率为14.6%;二本累计上线49人,上线率为42.2%;三本累计上线(含艺体生)66人,上线率为57%。
自2009始三年来,特别是2012高考复习一年来高中部形成的教育教学管理思想简述:
1.高中教学管理的两个轮子:教学常规;教研教改。
2.坚持以素质教育理念优化教学管理: 用教育的理想追求理想中的教育;示素质教育之范、示现代化教育之范。
以目标激励促进求实创新;
以科学管理全面提升质量;
以人本思想关心全体师生;
以全员参与教育科研确保可持续发展。
3.在教学管理中坚持四不:
①不以牺牲老师和学生健康为代价来换取高质量;
②不以牺牲学生长远发展来换取短期成绩的提高;
③不以统一要求齐步走的做法来扼杀优秀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④不以教学重要为理由丢掉学校素质教育理念(“使孩子快乐成长”、“不落下一个孩子”);
一、以素质教育理念优化教学管理
坚持贯彻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理念。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是中小学素质教育最基本的特征。这一特征具体到学校和班级,就是注重每一个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工作中我们不仅着力瞄准中上层学生的发展,着力培养高层次人才,还特别注意中下层学生的提高。在学生的素质发展上,我们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也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注意学生的身体健康及心理素质的教育。我们努力实现着四个发展:即全面发展、全员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学部通过各种渠道,逐步在全学部教师中确立师生互主、互动、互助的新型“师生观”;确立“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促进者”的新型“教师观”;确立“让教学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教学”的新型的“教学观”。
1.不遗余力地贯彻“夯实基础、滚动提高”的教学思想
⑴首先努力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引导他们搞好知识网络的构建,并逐步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热情鼓励他们进行自主的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在整个高三复习过程中,强调处理好夯实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加强过程控制,追求提高复习效率。
⑵在第一轮复习中,强调稳打稳扎打好基础,强调中知识点的熟化和运用。通过一轮复习,必须使学生知道该学科有那些知识点?高考中必考的是那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有那些主要题型?这些题型的通解即常规解法是什么?有那些特殊解法?这是高三教学工作的关键,要求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必须理清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对常用的公式和定义要加强记忆,基本题要做到逐条过关。
⑶第二和第三轮复习以能力培养和方法指导为主线,带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达到知识与能力的整合。二、三轮复习仍然强调把基础打好,把基础题训练贯穿于复习的全过程,强调夯实基础,滚动提高,滚动发展。
⑷二诊考试后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清华落实教学,要求每学科都要出数套(百题)基础训练题。
2.全面实施“因材施教,分层要求”的教学策略
实施“因材施教,分层要求”的教学策略。鼓励教师大胆进行“分层要求、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作业”的探索,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个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优等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学习困难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这里的“放”是指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扶”是指加强个别辅导、指导和点拔。
二、以目标激励促进求实创新
1. 能否制订高而适当的高考奋斗目标,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前景。目标太低,是一种消极暗示,目标太高,达成无望,影响师生积极性。有了比较科学的奋斗目标,教学双方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也就有了压力和动力,学校、教师和学生才能孜孜以求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争取理想结果的实现。今年是我校第一届高考,我们经过非常慎重的仔细研究、上下沟通调研、构建一个广大老师认同的高考目标体系,事实证明,这个奋斗目标设立的恰到好处。
2.在学部高三教学管理方面,我们认真制订《高三教学工作纲要》,《高中部2012级高考复习教学方案》,《高三教学工作纲要实施周历(上学期、下学期)》,对高三复习的歌个学段作出详细安排。高三第一学期逐月安排,第二学期逐周安排,三诊考试以后逐日安排。把为实现目标所应该做的各项工作进行分解,明确各个学科、各个同志的责任,确定学部的工作目标和管理目标。
3. 在学科方面,要求各备课组认真订好教学工作计划,要有各个阶段具体的、细致的、切实可行的安排,同时要确定本学科高考的位置目标。
4. 在学生方面,我们要求学生既要有高考的总分和录取学校层次的目标,又要有各学科单科成绩的目标;既要有高考的最终奋斗目标,又要有阶段性目标;既要有自身的各项目标,又要有“盯人”目标。这样,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目标体系。
5. 对学生,特别是中下水平的学生,要求他们找准自己的坐标,正确看待自己的位置。鼓舞士气,让学生看到前途,看到希望,充满信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奋斗到高考结束。
6. 加强目标的阶段考核,将阶段考核作为实现目标的重要措施。阶段考核重在分析,寻找差距,探究原因,修订措施,检查督促。每次大考以后,学部、班级、备课组、学生都要对照目标检查达成情况,各班级和备课组都要汇报得失,重点分析差距和弱点,提出具体可行的补救措施。学部对达成度高的班级、老师、学生进行表扬,并请他们介绍经验和体会。边缘学生始终是我们分析的重点之一。
目标激励措施大大地激发了我们行政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促使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我们能在复杂多变的高考形势中一直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
三、 以科学管理全面提升质量
1. 强化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
教研组是学科学习、研究、研讨的组织,主要任务是组织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课改精神,组织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听课评课等等。
备课组是研究教学、实施教学的一线组织,学部把备课组建设作为教学管理的重头戏,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备课组活动的过程控制。强化对备课组的集体考核,保证集体备课质量的不断提高。要求高三各备课组认真学习近几年的高考说明,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营造浓厚的研究气氛,使整个高三教学工作做到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做到教学工作不走或少走弯路,以提高高三复习的效率。制定了备课、听课、评课制度。
备课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以说课为主要形式的集体备课,学期初的教学计划中就逐周排好每周集体备课活动的说课人及说课内容,并要求说课人在说课以前准备说课的电子文稿,内容包括下周的主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起点、主要例题及主要解法和特殊解法,学生的主要作业等,备课活动前发至每个教师的数码工作室以便组内教师在备课活动前预习,备课活动时说课人说课,备课组全体教师对说文稿进行讨论修改,一旦讨论修改定稿后,个人不得自行任意修改,在此基础上达到四统一,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同一教学进度和教学起点统一主要作业和练习,从而缩小班与班之间的差距。
在具体教学操作上我们强调大统一小自由,既强调宏观上的统一性,又强调个人的独创性,防止墨守成规。通过集体备课,融合了学科教师的集体智慧,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达到了以老带新的目的,既保障了学科教学质量,又有力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
2. 加强高三教学督查
一查教学常规执行情况,有无提前上课和拖课现象,有无占用自习课上课的现象,有无利用活动课上课的现象、有无私自调课现象。
二查集体备课情况: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