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应用实践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应用实践
北大附中成都新津实验学校 谢熙伟
摘要:随着高速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这个社会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特别是在国家目前的教育背景之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刻不容缓。为打破过去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开拓新视野,我们不妨大胆的尝试。
关键字:科技 信息技术 能力 课程 整合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
Abstract:With high speed progress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gradually becoming everyone’s needs in this society. Especially, due to the background of our country’s education, the conform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urses has no time to waste. In order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teaching, changing our views, we have fearlessly to do the experiments.
Key words: sci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eds courses conformity traditional mode of teaching
一、背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面对目前我国的教育形式,有很多地方教育任然呈现出传统教育占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由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经成为了国家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
二、含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以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两种。
“大整合论”所理解的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例如将美术融入到电脑画图中,形成根本性的改变,这个笔者将在后面将谈到。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引用:我国教育技术界权威专家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整合的三个基本点是:⑴要在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⑵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⑶利用信息化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整合的三个基本属性:营造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
三、应用于具体学科的实践
笔者对于目前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课程中,具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教师借助于信息技术这个方法和手段来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教学内容,让教学过程显得更生动,实际,这是目前许多学校的老师所能达到的基本信息技术使用的能力。第二类是教师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加入了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和以学生主体的版块,让学生使用到了信息技术,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老师将这个技术的快捷、方便作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的一种必要的环节。
笔者从事教育事业三年,一直在关注小学信息技术、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从学生方面来讲,就单纯的谈论信息技术这个作为时代所必须的一种能力,几乎每一个孩子都能基本达到要求,例如基本的电脑绘画,用画图工具画一个简单的小房子,然后涂上颜色,保存文件,最后取上自己的名字并发送给老师。可是我们会发现,这仅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它,并没有从学科的角度来探究。从教师方面来说,每个教师都必须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同时可以将它们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来,但是笔者发现信息技术在这里的最大用处即为课件的制作和表现,很多老师拘泥于传统教学的思维模式,虽然用到的是信息技术,但没有深入的了解信息技术对于学科本身会带来的一些本质的变化,仅仅浮于表面的用于ppt,视频等常见的多媒体表现,显得过于肤浅单一。
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来做,以信息技术和美术学科的整合为例1。将信息技术同美术的色彩、构图等方面联系起来,做一个整合,具体的方法(以画一个房子为例)
1、找到二者的基本区别之处:
传统美术课堂——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信息技术和美术学科整合的课堂——电脑绘图软件和手写输入板
2、共同点:
二者都是画图,都与美术的构图、色彩和美感等方面有关系。
3、具体案例分析:
例子1:明确本课的要求画一个“漂亮的小房子”。设计具体的画图步骤,在学生操作前,可以用视频为学生展示一段通过画图工具所画出的一个小房子的具体操作。
例子2:
科学课程“杠杆的科学”的重塑,由学生自己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和科学学科的整合来做一次小老师。
以下为学生自己的设计:
运用到的信息技术中的动画制作
(flash)
动态显示杠杆撬起重物的整个过程,学生演示和设计。
运用到课件:提出问题所有的杠杆用起来是否都省力、方便?进一步深化主题,突出本课的核心。
以上为笔者在教学方面所尝试应用到的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整合后的教学经验,其实还有很多方面,如语文的阅读可以通过信息手段来再显;英语的语音练习可以通过生动的动画来引导,纠错等,重在体现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题地位。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信息化管理资源中的应用。
1.课程内容在信息技术的依托之下,显现出来。这种最基本的例子是内容不在打印在书本上,学生可以通过电脑上显示的课程内容来学习。
2.课程内容的资源化。通过网站设计,数据库录入等方式将课程内容编入在线学习的资源中,为学习者提供在线学习的机会,如E-learning,一方面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自己的学习课程和内容,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在线的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3.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资源化整合。通过信息化管理资源,囊括了大部分的关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相关内容,将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合理的再造、分配。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各种乐趣,闯过各种关卡等等。其中还提供学科测试,小测验,以达到学习目的,巩固学过的知识。
五、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目标
笔者认为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任然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挣扎,徘徊。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记,社会是在发展的,而教育又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教育跟上了时代发展的需求,跟上了现代这批孩子们的期望,课堂才会生动,才会不那么枯燥乏味。我们需要鼓起更大的勇气来开拓一片新天地,我们的努力一定不会白费,因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了祖国的明天。
参考文献:
·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现代教育技术 2006年第2期《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研究》
· 何克抗 《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2005年8月
· 李克东 谢幼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 www.baidu.com百度百科-“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