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我校的“快乐课堂”落到实处
如何把我校的“快乐课堂”落到实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发掘学生读书实感,引领学生走进绚丽的母语殿堂。要让学生爱学语文,学好语文,首先要让语文教学成为一本“开心辞典”,要不断地召唤、激励探究者,从而使语文课堂变成巨大的“磁力场”,让语文课堂成为心灵飞扬的乐园。
作为一名刚加入北大附中成都新津实验学校的老师,我校致力于把实施 “快乐课堂”作为我校今后教科研的方向,作为长期在民办学校工作的我来说,觉得非常有必要。说实在话,一群孩子长期在一所半封闭式管理的学校里,真正来自于生活上的快乐的东西似乎一下子少了许多,每天所面临的就是一节又一节的课程,如何把我们的课堂变成向孩子们布施“阳光”与“快乐”的殿堂,让孩子们真正地学会学习,让学生快乐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成绩,同时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学会与同学们合作与交流,与大家分享合作学习的乐趣,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实属当务之急!
不过,就如何真正让孩子们快乐学习,这就会有一个如何真正落实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具体去操作,才可以把这项“工程”有声有色地开展开来。这里,我认为我们每一个老师可把“快乐课堂”作为自己平时教学追求的一项目标,但如何让自己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感到“快乐”,就得实实在在地从一件件“小事”做起。这里,我们每位语
“快乐课堂”下的几个小课题——
(1)自主学习——给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重在传授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与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幽默式的课堂。
大凡学生都喜欢幽默型的老师,幽默的语言是课堂的调节剂,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魅力。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幽默风趣,富有启发性或激励性,便能像火种一样点燃学生心里的兴趣之火;像石块一样溅起学生心灵港湾的兴趣之波;像春雷一样唤醒学生沉睡的自信和潜能。
这方面要求各位语
(3)对话式的课堂。
对话式也称聊天式,这是和原先的满堂灌,或老师讲,学生听,或老师问,学生答的方法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老师在备课时提前设定好比较集中的话题,关键性的话题无异于是在课堂上能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体验与感悟语文的“乐”趣。
(4)讲练结合,给学习留取练笔的空间。
无论何时,课堂上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永远只是“导”的位置,这方面建议各位语
(5)重评价体系。
良好的评价体系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及时点评和引导,同时更能让学生从中获取自主学习的成就感,教师以此不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当然,评价也不是一味地迁就与对学生的溺爱,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答案中发现其闪光点给予及时地肯定,同时对出现的偏差可艺术性地“引导”,让学生既
(6)启发性课堂。
老师设置问题,学生完整而精彩的回答当然是我们每个语
(7)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在课堂上,长期被“听”的被动局面,往往让我们的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持久,所以这里更要求我们每个语
(8)尊重学生的读书体验。
人渴望被尊重,我们的学生正处在人性成长的阶段,更会如此,尽管他们的思维还不够成熟,但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引路人”,就是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们思维上的闪光点,尊重学生,尤其是尊重他们的读书体验,做好引导,树立好学生为课堂的“主人”的位置,这样,让我们学生在学习中被尊重,从而由衷的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9)内容的拓展与延伸。
俗话说:“课本是死的,是有限的”,一本本小小的语文书,一篇篇小小的文章,往往是很难吸引我们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充分备课,挖掘教材,注重文本的赏析与技巧,注重知识合理的拓展与延伸,增加文本有价值的容量,力争让我们的学生能在你的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不断地提高语文能力。
(10)多举行活动,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多感官的接受信息。
语文课本身来说是比较枯燥的,每堂课一篇课文,反复地“折磨”,时间久了,学生就自然“生厌”,而且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容易持久于一种单调的形式,所以适当地开展一些课堂活动,如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等活动,又如动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或触觉等多感官,更有利于让更多的学生亲身参与课堂中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以上为本人的一些想法,大家也可从中选取较适合自己的作为“快乐课堂”的子课题,平时多实践,多研究,多交流,多总结,有时间也可把平时自己的一些心得与感悟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既可作为自己平时经验的积累,也可在我校网站的发表。更希望在每学期期末总结的时候,我们每位老师都能在实践我校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实施“快乐课堂”策略与研究》的活动中做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
作者:北大附中成都新津实验学校 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