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差生”转化三步法
“双差生”转化三步法
北大附中成都新津实验学校 陈天珍
“人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自己的性格。例如,有一天看到一个牧童,他正低声地数着一颗颗小石子,计算这些小石子的总数,把这当做一种消遣,于是他长大后竟然成了十分著名的教授,最后,他也许可以成为数学家。另外又有一个孩子,他的年龄比起别的小孩子们也大不了多少,别的孩子们只注意玩闹的事情,然而他却不和别的小孩子们在一起玩儿,而是整日幻想一种乐器的声音,于是当他独自一人的时候,竟听到一种神秘的合奏曲子了。可见这个小孩是很有音乐天才的。第三个小孩,长得又小又瘦,年龄也很小,也许他吃面包和果酱时,还会不小心涂到脸上,但他竟然有他独自的爱好——喜欢雕塑粘土,制成各种各样的小模型,这些小模型被他雕塑得各具形态。如果这个小孩子运气好的话,他将来总有一天会成为一名著名的雕刻家的。”______ 摘自法布尔《昆虫记》
所以,我敬畏并且珍爱这世间的一切生命。因此,对于我的学生,我从不用分数,用能力,用纪律还是其他乱七八糟的什么所谓的标准来残忍地把他们分成三六九等。所以,我觉得“双差生”这样的称谓不恰当,并且觉得这有失公允。我虔诚地认为,每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一定有他自己的使命!作为老师,对他们诚挚而有分寸的爱,应该是最有价值的礼物!既然说到这里,那就让我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关于这个所谓的“双差生”的问题吧!
造成“双差生”的原因有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学习不主动,做事拖拉,粗心,不按时完成作业,缺乏学习热情。
(二)、沉溺于网络游戏,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时间打瞌睡。
(三)、有早恋倾向,影响学习。
(四)、任性叛逆,争强好斗,同学关系紧张。
(五)、怕吃苦,不听话,纪律观念单薄。
(六)、自闭封闭,不善表达,缺乏自律,懒散随性。
(七)、行为习惯养成差。
首先,要了解“双差生”暂时比别人落后的原因,并给予应有的尊重。
无论是出于哪种原因造就了我们眼中的“双差生”,可人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尊重,而不是被瞧不起!作为老师,只有懂得尊重他们,他们才会对老师产生信任,才会与老师沟通交流,老师才能对症下药,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取得进步!例如我班有个叫江润的孩子,性格孤僻,脾气暴躁,随时一副准备“战斗”的姿态,只要谁一走近她,她就像受到惊吓的小兽,立即向人伸出爪子。一次,一个女孩离她比较近,她立即挥起拳头打过去,并且拿起水杯,泼了人家一身的水,这还不解恨,还对准旁边一个并没有招惹她的女生,狠狠踩了人家几脚。当学生向我告状的时候,我一面安抚受了委屈的学生,对江润却心生怜悯。这样的一个孩子,不知道她有什么可怕地遭遇,才使她如此缺乏安全感,才使她变得这样不可理喻呀!
更可怕的是我让孩子们写一篇《这就是我》的作文,目的是为了尽快熟悉学生。可江润的作文吓得我胆战心惊,她在作文中说,她没有优点,只有缺点!从来没有人喜欢过她,所有的人都讨厌她,她在这个世上活着,还不如一只狗,一只猪,还不如死了的好!她有时真想去死!这样的一个孩子,对我这个
其次,以温和而坚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我们心目中的所谓双差生特困生,大多行为习惯差,对学习缺乏兴趣,成绩差,怕吃苦,有叛逆心,个性狭隘,自私心重等。作为老师,要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不能把种种不好的标签贴他们身上,即使在心里,也不能用别样的眼光来看待他们,你对孩子的爱和认可,他心里是有数的,也是感激的。当孩子感觉到你的善意和关怀,当孩子在你眼中看到的永远是信任和鼓励,他的心扉就会向你敞开。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有了心灵的沟通,你再坚定而温和的实施你对他的教育方法,温和而坚定的对他提出你的要求,当然这个要求不能太高,要一天比一天多一点,一天比一定严一点。还要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所谓润物细无声,在你的长期坚持下,孩子一定会向好的方面进步,会变得越来越好。
最后,要及时给你期待转变的孩子压担子,交任务,给他们表现得机会。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避其所短,扬其所长。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和学生接触的机会是很多的,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努力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激发和调动他们的潜能。比如我班上有个孩子,纪律很差,让人头疼,但他爱好体育,在体育活动中总能取得好成绩。我就给他一个队长的头衔,让他学着去管人,在管人的过程中,孩子渐渐懂得自律。学习也进步了。
常言道:“学生差差一个,老师差差一窝”。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但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还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尊重、鼓励、机会永远是我们应该给予学生的。孩子们的成就就是我们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