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6+1”高效课堂模式研究课(一)——记数学教研组、英语教研组组内研讨课
开学至今,近半个月时间,在三备两研,“6+1”高效课堂模式,限时练的理论学习后,进行了两个星期的实践操作。9月12日数学组和英语组率先开展了第一次的“6+1”高效课堂组内研讨课。
上午第一节,在九年级二班,杨雁冰老师就《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进行授课,导入简洁,目标明确,学生“思”的环节,范围,任务明确,配套完成导学提纲,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议”环节,学生全体起立,小组长组织,讨论激励的进行,教师在巡视过程观察每位同学的表现,及时在小组PK赛打分板上进行量化。“展”环节,围绕讨论的问题,进行抢答,教师再层层提问,进行延伸。展中有评。那么目前我们的“6+1”中的展与评,是否必须完全分开来界定,这也成了很多学科产生疑惑的地方。杨雁冰老师这堂课亮点在于时刻利用小组考核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自学,讨论,抢答,纪律几个方面进行打分。每个环节完后针对各组的情况及时进行点评,一节课结束对表现好的小组也有总结。使我们的合作学习小组能真正存活于课堂,发挥它的作用。
上午第二节课在八年级一班,刘祥老师上了一堂英语听说训练课,对于套用这个固定的模式有一定的困难,大家都有很多的困惑,所以在组内也尤其具有研究价值。
刘祥老师在这节课上严格按照了“6+1”模式进行备课,课堂的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是紧扣学习内容来设计学生的活动,其亮点有以下几个:导入比较简单直接;思的环节目标明确,任务清晰学生操作起来很容易,完成情况也很好;议的环节学生全部站立积极加入到小组讨论中并充分的表达观点和求助;展示环节不同的小组有不同的展示任务,各个组进行相互竞争激励学生活跃起来;老师的点评语言简练、易懂,归纳性强。
因为这节课要升旗所以少了十分钟,再加之思的时间稍长了一些,所以时间很紧张,感觉语言训练还不是很到位,听力的处理也有些匆忙,检的环节没有完成(但在导学提纲和PPT里都设计了),另外课堂的节奏还可以再快一点。
课后整个英语组聚在一起就刘祥老师的这堂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就每个环节的处理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主要从课堂6个环节的细节的处理,各个环节内容的合理配置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如何合理的安排听力训练和口语训练方面做了大量的研讨,整个教研组就这个听说课型综合了大家的意见基本上定了一种模式,可以说通过观摩刘祥老师的课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
从两堂课来看,我们都在按照学校的要求:先僵化。势必要调整我们的教学习惯,去体会“6+1”课堂模式的精髓,以及合作学习小组的运用。要使课堂高效,还少不了课前的三备两研和课后的限时练。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只有各方面都落到实处,坚持下去,我相信成绩的跨越式提升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