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推进5——如何撰写教学方案-评价要点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评价要点
结构维度 |
1、一般信息:提供的一般信息是完整的,至少包括:题目(《?》教案);开发者(人名、单位);主题(教什么);来源(如一年级语文(上)第几课);课时(共几课时,第几课时;也可以递交一份教案,包括2或3课时的,但不能超出3课时) |
2、正文内容:包括: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背景分析;目标;评价任务;教学过程;所需要条件(如有必要的话) |
|
3、整体印象:通过整合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和学情,完整、清楚地说明了某一主题(知识点)教学的专业活动设计 |
|
内容维度 |
4、课程标准要求: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路径,从课程标准中摘录相应的要求 |
5背景分析:通过教材分析,判断该知识或技能的课程地位;通过学情分析,判断相关学生的知识或经验基础 |
|
6、目标:分解或具体化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情;描述至少三分之二学生能达到的关键结果;这些结果是指向某学科素养或关键能力的;教案目标一般3-5条,每条至多3句;按目标叙写规范,每条按三维陈述;相类似的陈述方式如:通过什么方式学习什么, 理解或会做什么, 提高或体会什么。 |
|
7、评价任务:任务叙述清晰;明确指向某条目标;评价方式多样;必然会引出目标达成所需要的行为表现 |
|
8、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清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预设的评价任务必须镶嵌在教学过程中,而且安排合理;学习活动设计与安排聚焦目标达成,学习方式多样;突显课堂中的“在学习、真学习”;方法选择体现学科性。 |
|
9、一致性:关键目标在评价任务、教学过程部分的落实情况;学习活动设计与方法选择是否有利于目标达成 |
|
10、所需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教学须说清楚所需要的资源等条件,这些条件是必需的且是可得到的 |
|
格式及 提交说明 |
所有字体均为宋体,有特别需求可用斜体;一级标题用三号,二级标题用小四,正文为5号宋体,行间距为最小值或1.0,全文控制在3页A4纸之内 |
页面设置为自动格式;表格采用word自带格式,通过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来绘制; |
|
按规定的时间、规定的邮箱提交;以word 附件形式提交,提交时以“姓名+标题”作为附件word文档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