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首届“为明杯”高效课堂教学大赛决赛报道
在为明学校的绿色航道上追寻课堂教学之本
——我校首届“为明杯”高效课堂教学大赛决赛报道
我校首届“为明杯”高效课堂教学大赛决赛于11月20日—11月22日顺利举行,学校李校长、教师专业委员会成员参与听课并担任评委。 本届课堂教学大赛分学部预赛和学校决赛两个环节,预赛从10月开始进行,全校200余名教师参加了预赛和课堂展示,各学部在此基础上推荐出了参加校级决赛人选:小学部唐波(数学)、林立川(英语)、肖岑岑(语文);初中部杨莉(数学)、陈梅(物理)、陈静(英语);高中部张桂华(化学)、王梅仙(地理)、徐晓琳(历史)、赖见喜(数学)、段雪梅(物理)共11位教师。
唐波老师的数学课《负数》
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 认真参与听课的评委
追寻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本次大赛的主旨,更是市级重点科研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的研究》在新津学校进行中我们的必然目标选择。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高效在哪里?大多教师的理解,高效课堂,追求的是学习效果、效率、效益,可是什么样的学习效果、效率、效益是我们应当追求的呢?这个问题实际上一直没有得到澄清和有效解决。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研究,新津学校教科研部给出的统一回答是:高效课堂,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理解性的学习能力;构建以培养学生理解力为目标的课堂理解教学模式;课堂设计应体现“为理解而教”之理念。
林立川老师的英语课 M8u2《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这是你Family中的谁呢?
我们来朗读 分组讨论
理解性学习和基于理解性学习教学的要点在于:①以理解为目的的教学要求尽可能地少“教”;②大部分理解与思考有关,思考是自己主动引发的结果,而不是通过训练产生的。
基于这样的理念,新津学校教科研部一直倡导的高效课堂结构的设计理念是:
⑴ 教学设计首先要设计教学目标,然后进行教学设计。即在首先设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考虑选择、取舍什么教学内容。
⑵教学目标设计要以学生的理解为目的。教学设计一定要适应学生自主性的要求,所有的设计都应当指向开发学生的思维智慧,实现他们学习中的自我指导、自我引发。
⑶在教学中应该少“教”而让学生多“学”(不是表演,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学”)。
本次课堂教学大赛,聚焦课堂、注重过程,组织严密、全员参与。经过前期动员、学部学科选拔、最后决赛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基于“高效课堂”理论指导下的比赛课堂——使我们的课堂有高度;经历了新课程推进之初时高效课堂之百家争鸣、莫衷一是的茫然与喧嚣,本次大赛所有参赛老师对高效课堂模式的探索更趋理性,“高效”之理念深深扎根在新津学校坚实的土壤之上,老师们抓住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高效课堂的灵魂,结合了校情、学情,成功探索了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构建。参赛教师都能够自觉运用“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问题活动化”理念,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展示的挑战性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本次大赛最成功之处,就是切实的实现了从“教堂”到“学堂”的转变。
肖岑岑老师的语文课《上天的蚂蚁》
你读我比 一起来找关键词
书声朗朗
“这棵通天树真高” 我来采访你
本届课堂大赛的三个亮点:
态度认真:是这次首届“为明杯”课堂教学大赛所有参赛教师的共同表现。全校范围内的课堂教学大赛,既是广大教师展现风采的舞台,更是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所以,三个学部的领导和老师都很重视,很多老师准备充分,反复“磨课”,精心设计,深思熟虑,精益求精。同时,学科组积极组织观摩听课,相互学习,相互研讨,有些教师还跨学科听课。老教师特别是备课组长、教研组长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乐于奉献,甘作绿叶,满腔热情地扶持、帮助青年教师进步,体现出我校教师昂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理念进步:是这次首届“为明杯”课堂教学大赛所有参赛教师的第二点共同表现。大部分老师都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留给学生比较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师生积极互动。很多参赛教师能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适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素质良好:一大批像张桂华、徐晓琳、王梅仙、林立川、肖岑岑、唐波、陈静等青年新秀表现出色,素质良好,展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他们教态自然、普通话好、语言精当简炼,板书规范有序,教材处理到位,教法灵活多样,让人耳目一新,成为大赛一个的亮点。
杨莉老师的数学课《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1)》
决赛第一天(20日上午),小学部的三位老师(唐波、林立川、肖岑岑)分别展现了自己的课堂风采:学科功底扎实、知识素养深厚、语言和教学姿态都很好;均较好的体现了“从生活到学科、从学科到生活”的教材理念;不管是数学、英语、语文课堂,都能较好的从贴近学生生活处入手从而走进学生内心、启迪开学生心扉,在心灵层面上与老师展开交流、对话;课堂上书声琅琅、笑声朗朗,天籁之声绕梁余韵、阳光而明媚。特别值得赞赏的是:在三位老师的课堂上,都体现了课程整合的萌芽,都不露痕迹的、自然而然的融进了人文关怀的教育内容,在学生心田里润物细无声的播种下了真、善、美的种子。如林立川老师的课堂上对于“Family”的爱和责任意识的启迪,肖岑岑老师通过《上天的蚂蚁》通话培育萌发了“坚持”、“自信”、“努力”的品质等,都体现了老师的人文情怀,说明三位老师有着较好的人文意识修养,也说明小学部近些年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文化传承、校本开发、特色形成等诸方面的努力确有建树,当属学校特色课程开发建设的先驱。他们的努力和学校的追求目标是一致的。
陈梅老师的物理课《电工》
同学们积极踊跃 学生做展示试验
自主学习,我来为你讲解
决赛第二天(21日上午),初中部的三位老师(杨莉、陈梅、陈静)的课堂教学同是另一种风格:课堂设计都是采用新课程以来新津县全力推进的“学案”导学方法,即预先设计导学案,在课堂教学环节上基本借鉴江苏洋思中学和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五环节设计:情境导入—问题提出—组织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当堂训练—拓展归纳。应该提醒的是,洋思、杜郎口的这种教学模式的课堂环节设计上是体现了以学生的理解为目标取向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可能理解不深刻),我们应该汲取他人最核心的先进理念,在自己的课堂上发展、创新,创造自己的教学特色。譬如对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①课堂上,老师的角色如果仅仅是预设方案(导学案)的组织者、或引导落实者,则老师的课堂作用相对被弱化了,没有在更高远的学识和心灵层面上发挥出老师应有的“引导”和“工程师”作用;②预设“学案”本来是全国很多学校实践证明的一种好的教学模式,如果能在已经预设好的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启发、点拨,使学生学习进展规范、有序、深刻而有效,思维活跃不受束缚、解决预设问题流畅敏捷,方是水平较高的教师;否则会缩手缩脚,预设成了演出;③若能在预设方案基础上激发学生持续深入思考,课堂上不断产生思维火花的迸发、碰撞,从而使课堂充满了生-生、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探讨、生成,使课堂成为学生“头脑风暴”的滋生场所,才是高水平的课堂和老师。陈静老师的英语课堂创设的一幕生活情境——“水果沙拉”制作的环节设计,透示出一种教学思考的亮丽闪光。
陈静老师的英语课《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决赛第三天(22日上午和下午),高中部五位老师(张桂华、王梅仙、徐晓琳、赖建喜、段雪梅)的课堂展示把本次课堂教学大赛的决赛推向了高潮。五位老师风格迥异,课堂设计各有千秋,课堂展现各有特色,但都体现了对有效课堂的较为深刻的理解。
张桂华老师的化学课《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赖建喜(数学)老师、张桂华(化学)老师的课堂都娴熟的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体现了以启迪学生思考-深入思考为目标,不管是引导学生读课本、还是思考、表述、师生交流、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等,各环节衔接自然流畅;他们的课堂上没有学生的齐声附和应答,有的是师生间的个别交流对话,虽是个别陈述,但学生的发言都能启迪引领大家将思考继续和深入下去,并能从基本方法顺利迁移到综合应用情境,整节课课堂气氛视乎并不“热烈”,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思考维度高而有效、能感受到平静下的脑海“潮流涌动”,教学效益突出的指向学生的“理解”,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设计都不是“花架子”,都是自然而然的思潮涌动,恰是两位老师的课堂“亮点”。还有一点特色需要提到:两位老师的课堂语言平实、朴素,然而富有启发性、亲和性(如张桂华老师的“你的想法和科学家的想法不谋而合”朴素而富有浓郁的激励情感),课堂平等对话、探讨、交流,体现了与学生共同认知、共同学习、共同思考、共同解疑并分享成功的喜悦,教师角色吻合新课程倡导的“平等中的首席”的定位。两位老师的课堂设计水平属于较高层次,代表了高中学部高效课堂构建的方向,为所有教师树立了一种典范。
王梅仙老师的地理课《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徐晓琳老师(历史)、王梅仙老师(地理)在教材处理上都凸显了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理念,展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挖掘。两位教师都不是简单地“教教材”,而是在预定的教学目标下整合、挖掘、取舍教材,是“使用教材教”。其课堂设计都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现了深厚的人文素养、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的朴素情怀。
徐晓琳老师的历史课《神权下的自我》
段雪梅(物理)老师是一位较年轻教师,在新课程刚开始推进时就积极学习、实践洋思和山东杜郎口的有效教学的常规课堂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归纳总结、提升拓展→反馈训练、巩固落实。三年来,颇有建树,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模式精髓使用得出神入化,初步掌握了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并能得心应手的运用。
赖见喜老师的数学课《同角三角函数关系》
段雪梅老师的物理课《牛顿第一定律》
本次课堂教学大赛已经落下帷幕,但通过观课、评课使我们获得的思考,对于改进我们老师今后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艺术、促进专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体老师还应该仔细咀嚼、认真反思、精心研讨,将理念收获应用于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针对我校教师具体情况,针对我校今后的发展策略和科研目标,教科研部特别提出以下几点作为评课的反思和今后的高效课堂构建准则:
高效课堂应该是“实惠课”。课堂是学生求知、进取、成长的主要阵地。学生的很多时间都是在课堂里度过的。我们甚至可以说,课堂学习是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最主要的生活和生命方式。所以,不论课程怎样改革,一节好课首先应该是让学生得到实惠的课,应该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都有所发展。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好课”应该让学生有所收获,或者是获得了知识技能,或者是掌握了规律方法,或者是增进了交流体验,或者是拓展了思维,或者是触动了情感心灵,甚至是提升了人格、改变了人生观、世界观,等等。总之,好的课堂教学首先应该是“有效教学”甚至是“高效教学”,好课就应该是“实惠课”。
高效课堂应该是“科学课”。既然是“好课”,一定有触动师生心弦的精彩之处,一定能够给学生带来某些“实惠”。既然如此,“好课”一定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一定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智发展特点的,一定是符合学情、班情、校情甚至是国情的。总之,“好课”的本质应该是“科学课”。而那些课堂效果不是太完美的“课”,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其教学行为的背后,一定有理念乃至理论方面的深层次原因,一定有悖于“情”、不合“理”的地方。
高效课堂应该是“特色课”。人都是有个性的。由于性格、习惯、阅历、素养等方面的不同,教师和学生——这些课堂里的人也都是活生生有个性的人。同时,由于学情、班情、校情不同,各地、各学校、各班级也都是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因而,“好课”应该是因“地”制宜的课,应该是因“校”制宜的课,应该是因“班”制宜的课,应该是因“人”制宜的课。也就是说,“好课”还应该是彰显师生和学校、班级的个性和优势的课,应该是“特色课”。有特色的课应该说都是合乎“人情”、顺乎“天理”的“好课”,应该说都是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四者科学而有机地融合和统一的“好课”。
高效课堂应该是“创新课”。在新课改的理论和实践背景下,“好课”还应该是“创新课”。教师要不断求新、求进,不断进行自我扬弃,从而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实验和探索,提升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师生应该伴随着课堂一起成长。
当然,好的课堂教学具有动态和生成的特点,“好课”也不只是上述四“课”的简单糅合和叠加,平时的课堂教学也不可能都上成四“课”合一的精品课。但只要我们瞄准目标,不断学习,经常反思,积极进取,执著追求,将教学的某一方面发挥到极致,拥有四“课”中某一方面特质,就应该被视为“好课”。
为了充分体现本次课堂教学大赛的公正、公平,教科研部设计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综合评定模式,各学部评委组成有:教师专业委员会成员、本学科组全体教师,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1月22日大赛结束后,教科研部杨萍主任即通知各学部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专门进行评课-反思教研活动,主旨是:总结本次课堂教学大赛的得与失;反思本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亟待改革、借鉴、扬弃的问题;明确今后课堂教学的建设目标和方向;修订各学科组下一轮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活动计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