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办:四川教育导报发布我校课程改革文章
四川教育导报发布《向课时“开刀”----北大附中成都新津实验学校打造“长短课》
《教育导报》由四川教育报刊社主管、主办。《导报》自1988年1月创刊以来,以服务教育,服务学校,服务教师为宗旨,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省教委的工作部署,交流教育信息,反映教师呼声,拓宽教师视野,是了解四川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窗口,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自己的报纸,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好朋友。《导报》将更加贴近师生,贴近生活,努力寻求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点,熔服务性、指导性、社会性、知识性于一炉。
报纸原文:
■ 本报记者 王啸 杨几
新学期以来,北大附中成都新津实验学校小学部的师生正在经历一次“头脑风暴”——在学校大力推行的“长短课”改革中,原来固定的40分钟课堂时间被打破了,课堂时间进行了集中调整。不再是整齐划一,而是有了长短:30、40、50分钟;相应的课间也有了变化:7、10、25分钟不等。
作为改革的主推手,该校校长房宝林有着自己的看法: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推行“长短课”制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的目的。
缘起——
“不打铃的课堂”带来的启迪
从教已近三十载的房宝林在中学任教物理时有过这样的感受:一堂45分钟的课,老师兴致勃勃地从头讲到尾,却时常看到学生无精打采;有时遇到实验课,实验还没得出结果,下课铃却响了。
对此,房宝林反思:“是不是老师不会把握教学时间?或者是老师讲得没有吸引力?”这样的困惑直到春节前的一次美国行,才得到了释疑。在美国20多所学校参观时,房宝林发现这些学校竟然都没有“下课铃”。
“美国课堂对‘课时’的把握以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为准,对‘下课时间’没有硬性规定,何时下课全由教师掌控。”房宝林还发现,这样随性的课堂并不松散,反而有着浓郁的学习氛围。返校后,经过整个寒假的思考与沉淀,房宝林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新学期,从课时“动刀”,全面启动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
在房宝林看来,一节课40分钟,与小学生大脑的认知规律是相违背的。“有调查显示:小学1—2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只能集中15-20分钟,3—6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也最多能集中25分钟,那么,传统的课时设置明显不合理,不仅浪费了时间,课堂效率还没得到保证,更可怕的是,孩子因为疲惫而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
实践——
有变化就必须有适应
记者在北大附中成都新津实验学校小学部4月9日发布的课表上看到:每天上午三节长课全是语数外三门主科,长课67分钟又被砍成“30+30”的两节短课,短课间休息7分钟,长课间休息10分钟。
下午,等待学生的则是40分钟的“自主学习”和两节55分钟的“校园缤纷大舞台”和“‘为明’特色课程”。其中,“校园缤纷大舞台”根据学生需要,设置了科技、外语、艺术、体育等8个类别的学科课程;而“‘为明’特色课程”则是针对学生健康身体、学习成绩、英语运用、阅读水平、口才表达、调查研究、审美情趣、生活习惯8个方面开展的特长课,实行走班制,学生可依据兴趣选修。
这样看似简单的变化,在从无到有的执行过程中并不容易,因为牵一发动全身。比如,“30+30”长课模式要求老师必须重新备课,教学计划也要重新安排,讲课习惯也必须符合30分钟的短课时。
有着12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李小琴,对比“改课时”前后的课堂效果时,分析指出: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中必定会有很多疑问,如何艺术地解答这些疑问,非常关键;另一方面,实行“30+30”后,在有效时间内,学生一直处于求知的活跃状态,老师不用再担心因为教学互动碰上学生疲倦而降低了探讨效果。7分钟的短课间就相当于是一个状态缓冲。
调整——
及时反馈机制保证学习效率
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是家长们在支持学校“动刀”之余的担忧。小学部主任孙玉强表示,从时间上看,采用新课时模式后,三门主科时间并没有减少,而增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给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
但为了保证课改质量,学校还是在以前“月小结”的基础上加入“周反馈”,即每周五对学生进行随堂测验,测验内容都是当周课堂教学中最基础的知识点,不评分数,答卷仅供学科教研组用于研究学习效果。
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学校则尝试着通过每学期两次的“学生发展意向调查表”了解学生和家长对文化课、拓展课的意见和建议。“如果家长和学生希望开设一门选修课,而学校老师不会的话,我们将聘请校外专业技术人员或行业专家任教。”孙玉强说。
“此次改革整合学习课程,充实选修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引进国际理解课程,创设‘为明’课程系列,这些都是我校对中美融合教育的一次探索。”房宝林表示,接下来,在一两个月之内,从小学到初高中,“长短课”制度将在学校全面铺开。
采访中,畅谈起新学期试行长短课的感受,学生罗嫣然说:“以前课时都一样,感觉很容易疲惫,现在课堂节奏多样,一点都不会觉得累。”
原文连接:http://jydb.newssc.org/html/2012-04/26/content_15658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