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唐波、初中化学教师杨玲在新津县“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中 获得一等奖
春天里的五津大地,风烟俱净,水秀山青;黄花遍野,新绿溢盈。
2014-2015学年新学期开学伊始,新津为明学校就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喜讯:在2014年新津县教育局举办的第二届“教师现代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中,全县中小学共有2000余名教师参加比赛。经过学校初赛、片区复赛和县级决赛,活动顺利结束。我校两位教师获得一等奖:小学部数学教师唐波;初中部化学教师杨玲。
这是近两年来学校大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程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的初步成就;
这标志着,学校已经扎实开始实现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战略转型。
2013年,李恒利校长就提出新津为明学校的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要以高效课堂建设为龙头工程,全面打造学校四大特色:高效课堂教学特色、校本课程特色(重点凸显艺体、国学、英语)、为明文化内涵特色、教育国际化特色。李校长特别强调:学校自2013年启动的高效课堂建设工程,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因为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学校发展的力量首先来自教师。学校把教师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教师才能把学校放在第一位,才能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校使教师感到生活和工作幸福,才能“用幸福塑造幸福,用美好创造美好”。
为了落实新津为明学校这一项极有意义的工程,教科研部专门制定了《2014-2015学年高效课堂建设方案》,将2013-2014学年规划为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的启动年,2014-2015学年规划为“教师在高效课堂建设中成长”的主题年。本学年,围绕这个工程主题,借助新津县教学大比武之东风,在李校长亲自督导下,各个学部均采取举措,敦促教师苦练内功,狠抓教师业务发展。
小学部的特色主要是抓制度化的教师培训。徐华主任设计组织了多层面、多样化的校本培训,使每一位教师有不断的接受新课堂教学理念、新课程理念、新优质教育理念培训的机会。徐华主任说:教师发展,关键看学部。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提升就是学部主任的首要职责。学校要靠教师,教师不能很好的发展,其他都是空的。任何工作都应该围绕教师专业发展这样一个目标服务。
怎么通过制度化的培训促进教师的发展,徐华主任总结了几个要点:
第一,要加深教师培训的认识,强化教师发展的意识,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观念。我们不能只会使用教师,而不发展教师。只有一个促进教师发展的学校,一个促进教师发展的领导,才会看到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绩。有些教师的发展,可能会成为流动的因素。但是如果所有的学校都关心教师的发展,这种流动就是良性循环,就没有问题。我们的胸襟要宽阔,毕竟我们都是在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第二,要有制度保障,要有奖惩措施,要有管理办法。这个需要我们学校领导、学部领导和各个行政管理部门协调起来去发挥聪明才智。
第三,要制定规划,要有明确的计划,对教师的发展有什么计划,不是想到了就做,想不到就不做。要通过具体规划来把这个变成学校固定化的行为。这种规划,教科研已经做了,学部要做,教师本人也要做。要让这种规划落实到教师每个人的头脑中。学部和教师都知道他的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是什么。这样,就成为了一个学部整体的发展基础。
第四,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培养要有条件和制度的保障,最后形成一种学校教师文化,形成一种氛围,成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共同发展共同促进的局面,在研讨中、在共同提高的过程中共同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树人,是指教师发展的文化要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百年树人,不是某人要百年,而是这种文化形成百年来养成。校舍不在,地点转移了,只要这种文化在,学校也会发展起来。一个教师的精神在,教师队伍在,学校很快会教育出很好的人才。学校的竞争力最后就是文化竞争。教师的发展文化是文化的核心。这种发展理念、措施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在教师的头脑中,为学生、家长真正理解的东西,才是文化。
小学部在2014年里,无论是高效课堂建设还是教师队伍建设,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共有十几位教师在县级、校级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奖,初步形成了以林立川、肖岑岑、马志荣、王珊、扬眉、唐波、刘川为代表的优秀教师群体;学部的特色课程建设成果在成都市、新津县都取获了良好的荣誉、评价和口碑。
小学部数学老师唐波在学部高效课堂大赛的课堂上
初中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主要工作亮点是抓高效课堂建设实践过程中的教学反思,藉此全面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
凌以塘主任说:我们要反思我们教学的成功经验,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原因。我们是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这就是行动研究。这种研究不是只看看人家如何如何做,然后自己写一篇论文发表了,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局面没有丁点改进。我们要的是把教育行为改进和教育研究关系起来,这是我们行动研究的核心思想。
凌以塘主任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教学反思”这个词汇在基础教育界遍地开花。的确,不少教育名家的成长经历证明了教学反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实在的、具体的、有实效的反思。
首先,教学反思一定要落到实处。怎样才算落到实处呢?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上不完的课、改不完的作业、写不完的教案、没完没了的继续教育已经让大家疲于应付,教学之后必须要完成的这些反思更是让大家苦不堪言,有时实在没有东西好写,就只好到教学杂志上找一段话抄上了事。学期结束时,突击完成“反思”任务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学校需要的可能也只是这些反思的“成果”——写满反思的备课笔记、反思笔记本,因为这是应付上级检查必不可少的资料。
其实反思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而反思笔记只应是其中的一种。在下课回办公室的路上,教师就可以完成一次教学反思:教学任务完成了吗?学生学得轻松吗?对教材的处理还有哪些不够成功的地方?教学理念先进吗?办公室内几个教师关于某个教育现象的闲聊也算得上是一种反思。教学中的反思可能更多的就是这种随意的、即兴的反思。只要教师能自觉地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总结与探索,还有什么必要非要写下来呢?如果反思演变成老师的“反感”,成了一种应付检查的形式,这样的反思对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又有何用?
其次,反思不要从量上进行硬性规定。对反思进行量的规定可能会给反思的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反思的确需要压力情境,但反思更应该是一种自觉行为。如果教师把反思当成任务来完成,反思笔记的篇数、长度成了衡量反思质量的标准,那这种反思是可悲的,不反思也罢。
反思也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刚开始,完全可以只是只言片语、点滴的体会,但一定要是真实的,是来自于自己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而不是凭空想象或抄来的空话套话。在教师们逐步学会反思,愿意反思之后,可以再引导他们反思得更深刻,更具理论深度一些。在整个反思的过程中都要遵循一个原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第三,反思应当能从个人走向集体。反思不仅是自己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思考,还包括反思别人的行为,以及借助别人的判断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因此,反思不应只是个体的行为,它也可以是群体的行为。集体反思对个体反思的补偿作用是不应该忽视的。 教育中的很多现象是雷同的,遇到困惑时不妨先和同伴交流一下,听听别人的看法,再谈谈自己的体会,在各抒己见中寻找到最完美的解决方案。教学中的集体活动为很多人提供了相同的教育情境,集体活动后的集体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样的教学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大家可以在与同伴的交流反思中取长补短,在不断的听、评与反思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观察力与反思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因此,集体反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样重要。
第四,反思后要能实现真正的超越。教学反思的目的就是找出已完成的教学中的不足,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反思后的教学应该能超越反思前的教学。现在的反思,我们往往关注于反思的过程,关注于怎样进行反思,而对反思的结果却很少顾及,对反思后能否实现教育教学的超越很少顾及,反思成了一种“发现错误”的形式,却没有能真正落实到“改正错误”的行动中去。
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教学反思的本质就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地把前瞻性反思、过程性反思和回顾性反思有机结合起来,用反思来改善实践的效益,用实践来提高反思的质量,进而使实践与反思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提高反思的实效。要想反思之后实现教学上的超越,就必须以反思中的“理想的教学境界”为奋斗目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在教育教学能力上实现对过去自我的超越,只有这样,反思的价值才能够实现。
初中部在2014年里,校本特色课程开发、高效课堂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显著,形成了以包晨妍、徐建英、柏云、陈静、周华、杨雁冰、安淑颖、杨玲等为代表的优秀骨干教师群体,并带起了一批后起之秀。教师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教学成绩的进步,2014年中考,新津为明学校初中部取得七个学科新津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初中部化学老师杨玲在新津县教学大比武课堂上
小学部数学教师唐波和初中部化学教师杨玲获得本次新津县教学大比武的一等奖,绝不是偶然的。它体现了新津为明学校以高效课堂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龙头工程的初步成就;也体现了小学部、初中部深入细致的促进教师的发展、从而有效提升教师整体水平、提升教学质量的工作成就。
发展学校首先要成就教师;成就教师,应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工作核心。
学校要确立教师第一的办学理念,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空间,为教师搭建发展舞台,营造学习氛围,创造学习机会,关怀教师的心灵世界,满足教师心灵需求,给予教师爱的滋润、思的疏导、行的感动、理的启迪,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创造出为明学校辉煌的明天。
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这样的学校才能使所有参与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人都得到发展。新津为明学校,就是这样的一所学校。
李校长已经指出,学校成就教师最重要的有两大策略:
(1)内部激励策略:激发教师自身主动发展的内驱力,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坚信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力量来源于教师内在的自我激励——学校文化环境之重要;
让教师学会角色反思——随时调整自己的专业努力、发展方向;
让教师学会自我评价——随时知道自己在哪、要到哪里去、还有多远、怎么走;
(2)教科研引领策略:实施教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要不断引导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要不断引导教师积极有效地进行反思;
要以校本培训为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培养;
通过创建教师书社、教师论坛、名师工作室等各类学术实体,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
在李校长指导下,学校已经规划出学校长远发展成就教师之路:学校应探索构建研修一体化的校本教研体系,从而逐步形成学校的教师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的人才成长机制和途径。确保新津为明学校不断地涌现出教育教学专业人才、专家人才。
北大附中新津为明学校,是一所教师成长发展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