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的现代方法
国学教育重在借鉴吸收传统文化精髓 我国目前的中小学语文教育讲到古文时,往往注重段落大意、文章结构、主题思想等方面的传授,对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重视不够。传播传统文化精神典籍,不是照搬古代文化,而是在借鉴吸收中外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对传统经典文化做出新的解释。钱穆之子钱逊认为:国学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讲做人的道理。现在不少人没有精神支柱,其实我们可以从传统经典文化中找到人生目标和做人的道德准则。国学的价值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知识层面、道德层面、思维层面、人格层面。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学国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引经据典、诵读古代诗文的知识层面,而应该提升到道德层面、思维层面、人格层面上来。我国台湾地区的学校在进行国学教育时,比较注重义理,也就是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今天,台湾地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宽容和谅解,以及对他人的重视和关怀,固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也绝对没有脱离儒家思维方式的根源。台湾地区在国学教育方面的另一个有益的经验就是,在进行国学课程学习的同时,更多注意引导学生吸引西方思想文化,采取多元开放、对话互动的态度,兼容并蓄,融汇中外。
国学教育重在形成儒家思想文化灵魂 倡导国学普及教育,不是一味考究训诂,不是钻故纸堆,而且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样就能吐故纳新,扬精弃陋;就能与时俱进,激发生机。也就是说,国学教育应把眼界放宽,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让青少年学生学习国学经典,扩大知识领域。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他们在古今联系、中外对比中培养辨证思维。比如说,中国古代思维是强调“和”,“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表明国学思维层面的精化是强调对立双方的统一,这在理论层面上对社会上流行的斗争哲学和片面的追求对抗有着补救意义。可见,国学中所体现的综合思维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所以说,要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国学的内涵是丰厚的,只有放开眼界看国学,才能让国学和西方文化互补,创造崭新的、更高的新文明,这是学习国学的主旨所在。
同时,学习国学与学电脑、学外语、学自然科学并行不悖。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系统论理论、信息技术、数学模型处理等等,能为国学教育提供全新的思维方式。比如,和合的整体性是国学的特点,也是其实际的形态。因此,应以和合的新思维来学习国学、领悟国学。除工具性层面的现代科技手段外,还有方法论层面的,我们既要继承以往考据之学和义理之学,即汉学和宋学,“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诠释方法,更重要的是融突而和合地智能创新,建构新方法论。方法创新不是无中生有的面壁虚构和凭空杜撰,而是根据国学的与时偕行,不断化腐朽为神奇,以适应新情境和诠释的需要。这需要通过对国学文本的智慧阅读,尤其是对国学元典文本的创造性的诠释及其诠释方法的推陈出新而获得。
国学教育重在营造全员诵读学习氛围 古人说:“大匠授人以规矩,而不能使人巧。”作为学校,不应该只把学习国学停留在办几场讲座、开几堂课这种层面上,而应该引导青少年有系统地、实实在在地读几本书,从人格的层面阅读国学经典,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学习辩证的思维方法,为现代社会培养全新的有文化的公民。
①关键是激发学生们对国学的兴趣,要把国学讲的有滋有味,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深度;
②把国学与实际联系起来,外延加宽,将国学的实用性部分进行提炼,推出“实用性国学”科目研究。
③编印“国学诵读课本”,展示国学成就、国学大家生平传略、国学纪事等等。
④发动学校教师骨干成立国学社团,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⑤聘请国学大家为客座教授,定期辅导和开办讲座。
⑥开展以国学为核心的各类活动:寓实事于国学的辩论会、将爱国主义情操与研究国学的风气结合、提倡国术:琴棋书画、汉服、汉史、武术、风水占卜、中医等的活动的开展,组织以研究国学为目的的旅游考察,实地感受我国的国学的博大精深。
⑦与其他学校或大学联合举办相关的交流联谊活动,提高国学的研究推广力度和影响。
⑧利用汉字(篆字、金文、甲骨文等)、国画等艺术形式,使目所能及、足能所至之处皆有国学元素,处处可自我诵读。
国学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 “读中感、感中品、品中悟”。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基于中国经典诗文的德育教育,寓德育于经典文学作品中,让学生通过诵读,交流,自己提炼出其中的精髓,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产生一种想提高自己道德品质与修养行为的愿望。
“读中感、感中品、品中悟”的国学课堂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在朗读、品味、交流中,能学到(提炼出)先哲们的智慧,先哲们做人做事的原则,重在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及情操的培养。下面将按照这三个环节来分别解释。
(一)诵读中感受
诵读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最后熟练到背诵的程度。诵读是一种创造性的读书方式,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诵读的过程是先入于眼,再出于口,然后进于耳,最终了然于心。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以“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思维过程。语文教学法要重视诵读,也是受汉语特点决定的。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它是以双音节词为主的,极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平仄声韵整齐有序,讲究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易于诵读。正如白居易所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因此,朗读背诵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首先必须体现在语文课堂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能没有朗读,“书声琅琅”应该是语文课堂的特征。
语文教学首先应该强调诵读教学,对课文熟读成诵。笔者发现许多教师虽重视朗读,但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机械地、反复地朗读,学生尽管开口大声读,但未真正心、眼、口、耳并用,因而收效甚微。具体要达到的要求如下:
(1)把握基调。把握基调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要读出文章的内蕴情感,必须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引导学生以作者之心感受深切怀念、热情赞颂的感情基调。
(2)读出感受。本文的朗读基调确定后,还要仔细揣摩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并由此获得自己的真切感受。有了一定的感受,再去朗读,通过有声语言表现出自己的感受来,便会进一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
(3)读出节奏。
①加强范读,披情入文 加强范读,要求教师一定要练好诵读的基本功,要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熟练掌握朗读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做出高水平的示范,才能给学生一个高格调的艺术氛围,才能激起学生的诵读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对古诗文的感受力。
②精心指导,熟读成诵 只有学生机的深刻的东西,才会灵活运用,才能有自己的简介和看法,才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得到一些感受。
因此,“读中感、感中品、品中悟”的国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过程中,诵读是基础。
(二)感想中品味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及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学越来越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诵读-交流-提炼”的国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交流中,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操作的:
(1)通过交流,让学生谈读后感。
(2)通过交流,让学生之间互通有无,积累知识,解决疑难问题。
(3)交流不仅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积累文化底蕴,培植创新的悟性和灵性。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情趣,在丰富生活阅历中不断积累文化底蕴;要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去感悟课文的整体美;要注意抓住课文耐人寻味处、意义深远点,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去感悟课文的意境美、内涵美,体验文化美感;要引导学生涵咏富有人情味和浪漫情调、诗情画意的优美词句,领悟课文的艺术美、情感美,体验文化情趣,使学生的灵性和悟性如枝头上的嫩芽在春雨沐浴中焕发生命活力。
(三)在品读中悟理
学生自己提炼,全班交流思想,最后把自己以后行动的标准记录在国学践行本上。这样做可以达到让学生认识自己并以一定的标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的目的。
综上所述,“读中感、感中品、品中悟”的国学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基于中国经典诗文的德育教育,寓德育于经典文学作品中,让学生通过诵读,交流,自己提炼出其中的精髓,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产生一种想提高自己道德品质与修养行为的愿望。
创设文化氛围,培植创新的个性和品性。语文教育要通过和谐、欢快氛围的创设,通过美文的吟读,让学生的心灵在宽松、自然、恬静的文化氛围中得到解放;要创设积极探索的氛围,培育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好奇心,对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想象;要通过自由讨论、互相引发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让学生敢于想象、勇于探索,保持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执着的精神和坚强毅力,在自由自在而又奋发进取的氛围中引发创新的火花。
“腹有诗书气自华。”诵读经典名著,启发式的愉快学习,是有益于儿童智慧开发的一种教育方式。将经典读熟,甚至背诵,并引导领悟,既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不断端正自己的品行,促进品德的发展,使之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