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系列报道之一:拓展课程结硕果
新津为明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中,小学部“快乐课堂”的拓展课程是一朵奇葩。
在小学部特色课程体系的整体研发设计中,徐华主任特别引领老师专门开发设立了EU(探索单元)课程,内容涵盖自然科学、社会学、地理、历史等多学科知识,并按照主题式教学的模式,每个主题用两个月左右时间,让孩子们通过质疑、讨论、探究,体会如何学习。“比如,这个学期我们有一个主题是货币的研究,让小孩子通过对货币知识的掌握,进而了解地理和历史知识。”徐华主任介绍:“在我们学校,二年级的学生就学习力学,接触到太阳能。老师会让学生做一些电板模型、汽车模型、陶艺制作、家政实践等,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学生会上台介绍他的研究成果,到了三年级,他们就可能要做电影动画。我们强调能力的多方位协调发展。”
两年来,小学部在市级重点课题《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的研究》研究实施过程中,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纲要(初稿)》框架指导下,在必修、选修领域先后研发了数十门拓展类、活动类校本课程,在九大系列的规划中目前已形成了五大系列。
1、生命教育系列:课程目标是形成珍惜个体生命的意识并学会保护自己,提高素养,挖掘潜能,提升生命发展的质量。内容包括道德价值观教育(如我国儒、道等学说与为人处世;与道德价值观相关的历史名人、故事等)、生存教育、成才励志教育等方面。
2、科学素养系列:课程目标是拓展学生科学知识视野、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了解科学研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环境与资源、生命科学、物理化学、信息技术、自然地理、地方自然状况、科技制作、电子技术、劳动技术、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科技兴农等。
3、人文素养系列: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并内化,来提升自己的气质修养,继而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谐的人际交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内容包括美学、中国文化、文学欣赏、戏曲欣赏、演讲与辩论、英语会话与阅读、民风民俗、礼仪、宗教、法制教育、地方风土人情、地方文化等。
4、生活艺术系列:课程目标是增强学生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并熟悉专业技能操作要领,培养积极向上、情调高雅的爱好和特长。内容包括乐器、声乐、舞蹈、摄影、书法、烹饪、刺绣、编织、剪纸、花卉种植、泥塑、手工、表演、家政服务、时装设计、装饰设计、营销模拟、应用医学等。
5、身心健康系列:课程目标是强健体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积极健康的兴趣与特长。内容包括篮球、足球、田径、乒乓球、武术、围棋、象棋、健康保健、卫生、心理辅导、就业指导、人际交往等。
6、生活技能系列: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意识和基础综合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内容包括家政类、计算机类、电子类、美术类、服装类、建筑类、普通话、实用写作等。
在上述系类的校本课程中,已经初具特色的当属陶艺、厨艺、四川茶文化、科技课程等。
小学部的科技课程建设和开发,一直投入了大量的教师人力,一直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形成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为宗旨。一直秉承科学课程为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地解决个人生活、工作和社会决策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徐华主任指出:小学科技课程建立在以下对科学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并将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 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科学是认识自然最有效的途径。科学知识反映了人类对自然本质的认识,对自然现象具有解释和预见的功能。科学可以转化为技术,变成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活动不仅涉及逻辑推理和实验活动,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科技活动应当促进社会的进步,并将受到科学道德和社会一般道德的双重约束。
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小学部科技课程的开发试图超越学科的界限,统筹设计,整体规划,强调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这样开发的课程,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根据统一的科学概念、原理和各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建立开放型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总体安排,使学生得到全面的科学方法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较为全面地关注和分析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生活问题,获得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在2014年10月新津县举办的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部科技辅导教师吉小云、张华通过学部综合评比,选出课程活动中创造的三个类别、共计三十一件作品参加本次大赛,其中发明创造类五项、科技辅导员发明三项、少年儿童科幻画二十三项。大赛评选结果:五项发明创造成果其中两项获得一等奖,另外三项获得二等奖。值得一提的是,这五项作品都将代表新津县参加成都市的决赛。一等奖获奖项目分别是五年级1班朴承爱同学的《水位报警器》和五年级2班赵一轩同学的《电饭煲内搅拌器》。
此外,科技辅导员发明以及少年儿童科幻画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三项科技辅导员发明,一项获得二等奖、两项获得三等奖;二十三项科幻画作品,一个一等奖、十个二等奖、十二个三等奖,其中段思思同学的《防摔的汽车》荣获科幻画类作品一等奖!
廖克强老师带领的健美操队和陈艳芳老师带领的啦啦操队,参加了2104年-2015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成都站)暨“运动成都”2014年成都市中、小学生健美操、啦啦操、街舞公开赛,经过两天的比赛,两支队伍都取得较好的成绩:健美操队取得了2014年成都市中、小学生健美操一等奖;啦啦操队取得2104年-2015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成都站)第五名。
对于拓展课程的突出成就,徐华主任强调:“我们不组织奥赛班,不主张学生参加奥赛。所谓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并不是像有些人宣传的那样奥赛得高分,而是顺从自然生命规律,让孩子作为一个自然人自然的、快乐的、全面的成长。小学期间,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共处、学会做事才是真正的赢在人生起跑线上。”
这就是新津为明学校的教育追求。这就是徐华主任的小学部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理念。
徐华主任这样阐述小学部的特色课程目标:“论考试,我们的学生英语绝对是第一,数学、语文经常会考第一。但真正令我们自豪的,是除了学业之外我们的孩子发展更全面,特别是在艺术(舞蹈、器乐、声乐、美术、陶艺制作等)领域,国学文化领域,体育、社会实践等诸方面都比别的学校的孩子有更深的熏陶,更富有创造潜质。当他们长大后,他们会更有信心和能力迎接挑战。中国教育过多追求考试结果,但当学生踏上社会后,再也没有人关心他的考试成绩,人们在意的是他是否具备综合素质。所以,在我们这里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而培育他的创意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点是很多公办学校做不到的,这就是新津为明学校的优势。”
小学部的“快乐课堂”之所以能实现学校快乐教育、学生快乐学习,是因为拓展课程给孩子们带来了学习的快乐。在这样的课程的课堂里,师生共同快乐成长、充满生命活力;这样的快乐课堂是“和而不同”的课堂;这样的快乐课堂是具有境遇性、新奇性、生成性、游戏性的课堂;这样的快乐课堂是生态和谐的课堂。
辛勤耕耘的校本课程,终会培育出灿烂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