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洋思、打造为明学校的高效课堂之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主要环节认识
【题记】
总有人向洋思的教学模式提出质疑,认为这是他们发明的土办法,没有理论支撑,不会长久的在教育界存在。其实,一些国内的学者、专家早已论证,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与掌握学习理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教学与发展理论、合作教育理论、范例教学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等都有很深刻内涵联系。应该说,洋思模式是国内将教育教学理论创造性的应用于学校实际的最好范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看似简单的8个字,实际上蕴含的教学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引导学生学。洋思人认为,只有课堂真正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的功能不仅是传授知识,新课程并没有对课堂教学作具体的规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教学模式,更不能模式化,它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原则,它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
新津为明学校坚定确立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与作为学校四项核心工作的龙头工程来抓。并以此为契机逐步建设学校以“课程、教育、教学”为核心的科学而有效的管理体系。
李恒利校长特别指出:从学校第二个五年发展目标的实现意义上讲,以往传统的、常规的教学教研观念、思想、方法、手段、机制、任务,要进行调整和转型。这个转型的核心要求,就是要实现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向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转变,向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总体需要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我们要做的主要工作:
①教学管理体系要由以传统模式的管理为主向有利于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利于高效课堂模式的建设转变;②课堂教学模式要从过去的教师主讲向以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为主的高效课堂转变;③注重统一性的教学要求向注重个性化、层次化的课堂教学理念转变;④由关注知识传授的研究向关注全程育人、综合育人、全面育人的研究转变;⑤不管是学部、年级、教研组,还是教师个人,都应当由单纯的关注教材教法研究向加强对教学质量的全要素研究以及符合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转变;⑥教学管理和教研工作既要面向课堂、学生、教师,还要对学校的整体发展,进行整体设计、规划引领。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主要环节认识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课堂“六环节”的时间控制。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环节。一般是开门见山进入新课并板书课题,也经常采用设问激疑法起动新课,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2.揭示目标,明确任务环节。一般采用投影或小黑板方式呈现。要求简明扼要,具体明确,实实在在。具体讲,就是揭示本节课要理解什么、记住什么、演算什么、学会什么等等,切忌空洞拔高、口号概念满天飞。
3.自学指导环节。一般在课前做好了充分准备。或者设计系列性思考问题,或者设计多种形式的导学思考习题,从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时间、自学要求四个方面给予学生以明晰的指导、引导,让学生的自学避免盲目性。前三个环节总共用时1-2分钟左右。
4.先学环节。一般包括学生看书和动态检测两个小环节。看书自学的内容比较多,一般可以因材施“看”,如看课文、看例题、看定义、看注释、做实验、圈问题、做标记、发现疑难、归纳要点、做与例题相类似或相反的试题等等。总之,要手脑并用,积极思考。动态检测是对看书自学效果进行检查测验的手段,一般有提问、板演、书面练习等形式。实际教学中很多人都采用书面练习,也就是此前“自学指导”时给出的导学思考题和练习题。动态检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错误,并积极思考备课,为进入“后教”环节做好准备。这一环节用时需要7分钟左右。
5.后教环节。一般包括订正、讨论、补充、总结几个小环节。方式上通过订正、讨论,各抒己见,会的教不会的,必要时教师出面帮助学生补充、订正、归纳、总结、完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最终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环节用时15分钟左右。
6.当堂训练环节。这一环节通过训练巩固当堂所学内容,并把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堂堂清”。在训练设计上要特别讲究,如低起点、小坡度、多层次、多类型,有必做题目、选做题目、思考题目等等,让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都达到不同的训练目的。这一环节用时不少于15分钟。
在学习内容复杂的情况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还有两种变化形式。一是“先学”“后教”两者粘连在一起反复出现,直到完成学习任务。二是“自学指导、先学、后教”三者粘连在一起反复出现,直到完成学习任务。
复习课与新授课的教学模式也不一样。初三、高三毕业班进入中考、高考复习阶段,一般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改为“先考后教,以考定教,针对训练,及时训练”。
复习课的基本模式有三种:
①可以一上课先检测(笔头练习20分钟左右),检测完毕,公布答案,让学生互改,针对问题,让学生更正、讨论,老师评点,最后再进行强化训练。这就是“考—改—考”的模式。
②也可以两节课一个循环,先用一节课检测,课后老师评改;下一节课让学生更正错题、讨论弄懂“为什么”,老师评点,最后针对存在问题再进行强化训练,当堂完成作业。
③还可以第一节课指导学生读书、自背、互背知识点(一章或一单元),质疑问难,第二节课检测练习、更正讨论、强化训练。这就是“读—考—改—练”的模式。
学段不同,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就不同。小学生自学能力弱,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持久性比较差,因此,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时,一般不采取集中学、集中教的方式,而要采取学一点,教一点(更正、讨论),再学一点,再教一点,如此反复几次。小学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四个一”的操作方法,即:数学用“看一看”、“测一测”、“议一议”、“练一练”的模式教;语文用“读一读”、“考一考”、“议一议”、“练一练”的模式教。低年级常用“看一点”,“考一点”,“议一点”;再看一点,再考一点,再议一点;反复几次后,练一练(当堂完成作业)。
高中部各学科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既不同于小学,也不同于初中,一般采用集中学,集中教,集中练,即每个环节的时间尽量长一些,不要让每个环节因时间不足,学生学得不扎实而走过场。要尽量简化学习过程。
(二)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课堂“六环节”的质量要求。
1.导入新课简洁明快。洋思人不太认可“情境创设”这一课堂环节,觉得平常上课很多人为导入新课颇费尽了心机,引经据典,东拉西扯,目的只是为了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这种做法不能说不好,但是经常有人为此而造成课堂头重脚轻,导入设计喧宾夺主。洋思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导入却要求三言两语,直入正题。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点明课题;二是以设问激趣的方式,快速引出课题。用时在几十秒之内。这样就省去了一些花架子式的铺垫、渲染,为课堂学教训练节省了时间。
2.揭示目标具体可操作。课堂目标设定紧扣内容,文字表达具体明确,如语文课“能正确地诵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正确划分段落”、“能够翻译并背诵课文”等,数学课“能正确运用去分母的方法解含有分母的方程”、“能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等。揭示方式有两种,一是投影揭示,二是小黑板呈现。低年级学生可以口述叮嘱。目的是让师生明确本节课将要学习什么内容,按照什么程序,达到什么目的。这里,洋思蔡林森老校长有专门的论述,“文化课揭示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方面的,至于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把握,靠教师的形象、气质、情感、教学艺术甚至教师的一举一动等渗透进行,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的内容”。这是很务实而有效的态度和做法。实际上,文与道的关系就像水果与葡萄糖、维生素的关系一样,人们吃水果的目的无疑是想获取葡萄糖、维生素,但吃的时候只能是学习洗净、咬碎、嚼烂,而不是学习如何直接吸入葡萄糖、维生素。
“目标”的性质、对象及确定原则、方法是什么?
①根据洋思模式,课堂目标的确定要完全从学生出发。因此,课堂目标的性质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而不是老师的“教学”目标,是定“学”的目标,而不是定“教”的目标。同理,课堂目标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一节课目标的完成与否,是看学生学会了没有,教学效果如何,而不是简单的教学内容授完了没有。
②确定目标的原则之一:要求确定的学习内容要准确、具体,适合学生。不能高度概括,让学生摸不着边际,不能虚幻飘渺,让学生无从下手。
③确定目标的原则之二:表述目标的语言要准确,明白。如:“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用语是有严格区别的,不能滥用。需要一般“了解”的知识,就不能用“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识,就不能用“了解”。
④确定目标的原则之三:目标要少而精。目标太多太杂,学习任务就很难完成,因此,在初中1—2个为宜,最多不超过3个。
⑤确定目标的原则之四:目标的定位适当降低,要充分考虑到中下等学生的接受能力。
⑥确定目标的具体方法:备课组集体协商确立目标(洋思的同学科课堂上展示的目标都是一样的)。要依据学生实际,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体现新课标中“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性和学生的上、中、下的层次性。
⑦课堂上怎样“示标”?初学洋思时,课堂上容易犯的毛病是“示标”时一闪即过,有的老师念一遍,有的学生念一遍。这种做法,学生很难把握,更谈不上理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讲解、分析透彻后,让学生在心中有所把握,这样,学生才能在自学时心中装有目标,才能很好地完成自学环节和训练环节(现在洋思的课堂上要求学生诵读或默读学习目标,领会者举手示意)。
3.自学指导只围绕学习内容设计,精要具体,科学恰当。怎样自学指导,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情况而定。一般学材板块性强,文路清晰,内容简单,能够一次性学完的那些内容作为一个自学指导单元,指导可以用设置问题、习题的方式进行。问题、习题的多少要以引导学会为原则。有时一节课只有一次自学指导,有时一节课需要多次自学指导,但一般课堂上不宜反复太多,自学指导三四次即可。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学指导只是一个开始,随后围绕自学指导中提出的问题、习题必然要进行“先学后教”,因此,自学指导很关键,问题、习题设计要精心思考,反复推敲,既要精要具体,又要能够覆盖和带动全部要学习的内容,使之不存遗漏。
4.“先学”是关键。“学”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项活动。但可以肯定地说,即使是教了一辈子书的人如果没有做过深入探究,他也说不出“学”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当然,让这样的人在课内外指导学生“学”,也就不会知道怎么指导,或者只会陷入说教、讲解的老套里去。实际上,现在绝大多数课堂都是在不知“学”为何物的情况下进行的学法教育。因而学生的“学”被老师的讲所代替,课堂充斥着满堂灌、填鸭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的根本价值在于让人看到了“学”这一认知行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比如看书(有读课文、看例题、做标记、看注释等)、提问、发言、辩论、板演、检查、做实验、做习题等,都是“学”这个活动的具体内容,都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正确实施并独立完成相关任务。所以,先学有两个小环节,一是看书,二是检测互动,并有详细的操作要领,规定了教师的行为,明确了学生的做法。先学不是让学生盲目地看书,而是在自学指导下的紧张有序地动脑动手活动。这样的“学”意义重大。
怎样理解“先学”之“学”字?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洋思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洋思的教学智慧,更是洋思的教学思想。“先学”指“课堂”自学阶段,这种自学不是像电大、自考那样纯粹的自学,它不是学生的自己学习,也不是没有教,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自觉主动学习,包括自学、思考和师生间、学生间的讨论、交流。
①教师如何指导自学:指导学生对照目标而学、主动而学、学而多思、思而有辩、学而有疑、疑而有问,并提出明确的学习方式。
②学生自学时老师做什么:广泛调查,提示自学能力不强的学生,及时掌握学生自学状态;尤其要收集自学中学生暴露出来的疑问和困难,分清主次,弄清性质,并进行归类,为“后教”做准备(亦称“二次备课”)。学生自学的过程就是教师调查研究的过程。
③自学的时间控制:累计35分钟左右,教师的讲解在10分钟左右。
④培养自学的乐趣,引导学生感悟自学的快乐:每次自学都让学生有所收获,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快乐。如同人们嗑瓜子一般:人们在嗑瓜子时,每嗑开每一个瓜子,就吃到一颗香甜的瓜子仁,这样,每一次都有一个欣快的收获,从而产生一种快乐的心理效应,以致于一发而不可收。这就是人们嗑起瓜子来想停也不能停下来,直至嗑完为止的原因。如果引导学生自学达到“嗑瓜子”的状态,那么,就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后教”很微妙。这一环节的内容主要是订正、讨论、归纳、总结。说它微妙是因为这些行为中“教”字难于体现。我们一般的认识是,“教”就是老师的活动,如讲、提问、解答、总结、强调等,而这里的“教”并非如此。从对象上说,有教师教,有学生教;从关系上说,有教师教学生,有学生教学生;从方式上说,有提问解答,有订正补充,还有讨论辩论、归纳总结等。这里老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十分重要。当学生无法理解时,老师要点拨,化解难点;当有些认识需要统一时,老师要订正确认,明确要点;当学生各执一端、争论不休时,老师要引导认识,形成多角度思考并得出不同结论。虽然是“教”,但要强调以学生活动为主,在互动中理解,在理解中学会。
怎样理解“后教”之“教”的涵义?
洋思的后教“策略”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作点拨和引导。”具体做法:
①答案绝不从老师嘴里说出。教师要克服急躁和卖弄的心态。
②绝不就题讲题,就事论事,而是探索规律。要利用好“归类法”、“类比法”和“触类旁通法”等多种方法。
③让学生讲思考过程。讲对了的及时给予肯定,但不重复(重复是老师最容易犯的不良习惯);讲得不完整不充分的地方,教师要给予必要补充;讲错了的,教师给予更正,更正时,教师的态度要温和、亲切,并给讲错了的学生以鼓励,鼓励其精神,不要讽刺、挖苦。更重要的,是每节课都给学科最差的学生一次机会讲解或表现的机会。
④“全过程都让学生自学”。但这种自学,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点拨。指导和点拨是“点到为止”,是“引而不发”。
⑤“会的不教”,看来很是简单,其实很富内涵。只有先知道已“会的”,才能撒手不教,不教必须建立在已会的基础上。学生究竟会与不会,是隐性的,而要全面知道学生已经会的东西却没有那么简单。
如何才能真正知道学生已经会呢?
①从先学的过程中了解不会。会的不教,不会的当然非教不可。知道了不会的内容也就反映出已会的部分。教师在学生先学时必须用种方法和措施暴露、搜集、整理学生自学后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的放失地实施教与不教。
②让学生自学一段时间后主动发出信号,说出或写出不会的东西,教师针对学生所呈现的问题组织教学。
③从学生小组讨论中发现问题。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眼观六路,更要耳听八方,及时捕捉学生口头表述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同组学生不能纠正的问题。
④针对某些问题存心提问学生是否理解。不排除有时学生考虑问题会比较肤浅,或者对有些问题不敢于或不善于提出而不懂装懂。教师针对这些现象不妨向学生提出:“某某问题同学们是怎样理解的?”“这里的含义是什么?”“依据在那里?”“这个问题还有其他办法解决吗?”“哪一种办法最为方便?”等疑问,从中了解学生会与不会,从而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实施教学。
当然,要了解学生已学会,教师必须及时准确地获得已会的信息,必须具备一定前提条件:
①学生要有一定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否则教师难以自觉自动地发现会与不会;
②学生自学时要会进行“勾画圈点”的方法和能力,否则教师无法检索会与不会;
③学生要有敢想敢说敢为的胆量和能力,否则道不出会与不会;
④教师要具备呵护学生灵感火花的心境和能力,否则学生思维受到压抑,不能自觉地反映出会与不会;
⑤教师要有课堂“二次备课”、随机应变的机智和能力,否则难以明白和处理会与不会;
当然,这些基本条件不是与生俱来的,完全在于教师平时的引导、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必须为了学生的学,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会的不教,是一个起码的要求,因此,必须想法设法吃透学生,否则,会的不教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6.当堂训练要见实效。这里的训练内容和方式因学科不同而不同。一般的训练都要围绕课堂目标进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课堂活动训练,一种是书面作业训练。活动训练如朗读、背诵、讨论、辩论、练习等,老师认真设计组织,务必人人参与,训练要有实效。书面作业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内容以与本节课有关的课本作业为主,适当予以拓宽加深;②作业题要呈现出先课内后课外的特点,从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训练做起,低起点、密台阶、缓坡度,多层次、多类型,有必做题,也有选做题和思考题;③作业量要适当,要能够保证下课前完成,并且上交已经完成的作业;④学生做作业时老师要巡视课堂,但不宜发现问题就大声辅导,要保持课堂安静,确保学生集中精力做作业;⑤可以当堂对已经完成的作业进行批改,可以留意学习困难生的作业状况,收集问题,准备课外辅导;⑥时间不少于15分钟。
当堂训练环节易出现的问题是习题的编选,老师习惯用练习册上的题、拼接的题,这种做法的弊端是:
①可能会偏离目标,造成课堂检测与学习目标不统一。应该紧扣目标自己设计检测题,使检测题与目标相辅相成。
②训练题层级不够,优生吃不饱,差生做不完。应该根据学生的层次状态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
③题量太大,造成贪多嚼不烂现象,使“堂堂清”得不到落实。应该按学生的承受能力确定试题量。
④训练题选题不精。应根据目标选题,根据学生学习状态选题。
⑤当堂不能反馈。当堂反馈是一种正效应刺激,往往被老师所忽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任课教师一定要建立当堂训练的反馈机制,让学生当堂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当堂训练特别要注意的是:①作业要典型,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出题,要分层次出题,(大容量、多媒体更能有效地解决适应高考应试的需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提高,可以有必做题,选做题,但并不是将学生人为地划分层次,选择的权利在学生。②当堂必须完成,分层次地完成。当堂完成的好处,一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能力的培养自己去做。二是可以直接反馈信息。三是可以有效地减轻课后学生的负担。四是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从事课后许多活动课的内容。
洋思的课堂教学有两条线,一条是明线,一条是暗线,明线就是学生为主体的学的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在学和练,暗线就是每一步都有教师在指导、引导,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它不是放羊式的。哪一位老师把这两条线结合得好,谁的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还有几项特别需要准确把握的必须注意:①课堂是训练场,必须坚持让学生有学有练的原则,整个过程学生都必须手脑并用。②课堂目标任务必须明确而适量,能够当堂完成“导”、“学”、“教”、“练”诸环节,做到“堂堂清”。③必须明确“学”和“教”两个概念及其对应的课堂行为,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既能保证让老师正确地教,也要能够保证让学生充分地学。④“讨论”是一个被高效教学用坏了的概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讨论形式与高效教学不同,它是围绕某个问题进行的集体讨论,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参与讨论,却不一定要分组围坐,只要能让学生质疑问难、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表现就可以了。实际上,不围坐不打破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习惯,课堂讨论反倒积极自然,效果很好。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始终盯紧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以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为主要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学会辨析并且获得正确的认知。⑥教师必须储备一个激发引导优秀学生拓宽视野、扩大知识与能力的问题、试题库,有计划地引导优秀学生在课内外拓展认识,训练思维,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