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建设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搞新课堂改革,主要就是要改变学习方式,变过去的教师讲为学生听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先学后教、当堂检测”可以科学地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
一、建设“先学后教、当堂检测”教学模式的体会
(一)先学
这里的先学,并不是课前提前预习,而是在课堂上给出明确的自学范围、自学指导的情况下,利用几分钟让学生看书学习,初步地体会与本节课学习目标紧密相连的知识。当然能课前预习一下,效果肯定会更好。在自学过程中,肯定会暴露出一些问题,那么就为后面小组或师徒结对交流埋下了伏笔。特别说明,自学指导的设计,是这一环节的重点,自学指导的指导性要体现,问题的设计,措辞的使用,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能力。在刚开始实施过程,并不是所有学生能明白它的作用,所以在学生接触这种模式开始,就应该开始培训学生,在这几分钟应该怎么看书?怎么使用双色笔凸显重难点或者自己疑问的地方?刚开始可以逐一进行指导。也就渗透了数学解题思路,审题能力的培养。这个培训过程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能会很长,但是要坚持。
(二)自学反馈
并不是每一次自学指导后,都需要进行一次反馈。遇到一些学生难理解的概念,定理及推论,此刻可以先对于这些难点进行一次反馈突破,总结。反之可以不用。而是通过具体的情境进行练习,发现问题,强调,总结方法来进行。
(三)自学检测
自学检测的设计是按照当堂课学习目标来设计,每个学习目标一般设计一至两题来突破知识点,稍微灵活的会设计一个变式练习。这样控制下来,自学检测一般在5题左右,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一般操作是: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指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会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消化知识点或是纠正错误。这时也会让师傅动起来,去关注徒弟的掌握情况。做到人人有人督促,普及面更广。到目前这样的形式实施,效果还不错。也会坚持下去。
(四)总结反思
学生先自谈自己的收获,几个学生的收获就能够概括出本节课的知识点,也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一个机会。感受数学学科,归纳能力也很重要。
(五)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的时间一般是在10分钟左右,根据课堂知识容量的多少肯定会有区别,所用的练习可以来源于课本习题,或是练习册的一部分。必须是根本节课学习目标紧密切合的。达到巩固练习的作用。也可以配有一两个选做题。做到分层教学。
二、“先学后教、当堂检测”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1、实施“先学后教、当堂检测”模式有将近一年了,学生们已经适应这种课堂模式,并能处理好在每个环节的要求,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效果也不错。充分证明我校学生是可以在这种课堂模式下高效的学习的。
2、关于“三清”运动,从洋思学习回来后,一直在思考,该怎么进行。也没有一个好的例子,所以之前一直不敢开展。这学期在教研组和跟其他老师交流过程中,收集了一些方式方法,在半期后全面推开“三清运动”中的天天清,并对师徒结对进行了一个调整,不是单纯的一对一的配对,实行的“金字塔”式,分为三层:大师傅---小师傅----徒弟。班级里大师傅一般定5个左右,由老师直接负责,在老师处直接进行“天天清”。小师傅在大师傅处进行“天天清”,一个大师傅负责 3个小师傅。第三层的徒弟在小师傅处进行“天天清”,小师傅负责两个小徒弟。并配有一个登记表,每天进行过关登记。目前来看,90%学生积极性还是很高。能及时完成需要过关知识点或习题。目前基本上做到了,所有同学清完知识点或任务才能休息。懒散的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也积极起来了。到考试后,会进行分数的比拼,激起他们的斗志。
3、目前班级各科都开展起来了,明显的一部分第三层的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很大改进。让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点胜利的曙光。
三、“先学后教、当堂检测”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改进
1、在操作过程中,最初由于急于想出现形似,对于学生自学指导部分看书的习惯培养还做得不够好,导致现在仍然在部分课堂上,还要进行培训。所以初始年级一定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以及做笔记习惯的培养。
2、师徒配对,因为较灵活,个别师傅的责任心,组织能力较弱,会导致那一组整体实力的削弱。例如半期考,有一个大师傅管理的三个小师傅,包括他自己成绩都有所下滑。这也来源于,整个团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状态的好坏。也体现团队力量的重要性。
3、实施“天天清”,目的是让孩子们,空余时间用在过关知识点上,但有时上午没有清的内容,或者只有一个内容,他们就会不着急,会留到中午午休后到下去上课前的十分钟来完成,也使得上午课间补瞌睡,玩耍现象还是较为严重。我想接下来应该是和科任老师商量,固定下来每天上午至少有两科的任务要完成,下午及晚上还应该有任务完成。这样基本排满,让他们真正像洋思中学学生一样,课间休息不是在做闲聊,而是在完成任务。
课改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这其中必须大家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实际教学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整理,及时交流,群策群力,真正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们的学生的课改之路。让我们学生也能在高效的课堂上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