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国学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经典伴我行”国学活动月专题报道
六月一日晚,在新津为明学校偌大的艺术馆里,座无虚席,随着一曲激越的《广陵散》缭绕拂过,空旷的大厅里传来了悠扬婉转的童声诵读,仿佛穿过遥远的时空飘渺而来……
是谁,用一片甲骨,收藏起古老的秘密;
是谁,用一尺竹简,咏叹着世间的传奇。
庄生的蝴蝶,飞进了,唐朝的杏花和春雨;
毕昇的方块字,在蔡伦的纸上,留下永久的印迹。
秦时章法汉时笔,刻画出不朽的容颜;
魏武诗篇盛唐旗,传递着永恒的信息。
…………
人间正道是沧桑。
多少沧桑故事,铿锵在孔夫子的平仄里……
这是新津为明学校的“经典伴我行”国学活动月的高潮——首届“中华母语节”文艺晚会——序幕之吟唱诵读。晚会上有琅琅上口的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有激人奋进的爱国名篇《少年中国说》,有代代传诵的唐诗宋词,还有千年流韵的名篇雅言、有吸引眼球的经典剧表演等。这些节目借助音乐、舞蹈、美术、服装的艺术魅力,辅以声、光、色的现代舞台渲染,化成了一场见证我校“国学热”的视听盛宴,演绎出了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唐风宋雨的古典风雅。
初夏五月,徜徉在北大附中新津为明学校的校园里,会感受到浓郁深厚的国学氛围:早读课,每间教室里都会传出《三字经》、《弟子规》、《道德经》等朗朗诵读声;国学课堂,身着汉服的师生互致拱手礼;操场上,三五成群或成班成列的中学生行云流水般的演习《中华太极》;行政大厅内,全校师生国学主题书画展琳琅纷呈;演播教室里,国学主题班会和国学研讨观摩课一轮又一轮进行的如火如荼……。
新津为明学校,在巴蜀大地上已然立足。但是,在优质教育需求特别盛旺、教育竞争又异常激烈的非常世纪里,为明学校持续发展壮大的文化根基应该是什么?为明学校领航中国基础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是李恒利校长一直思考的关乎为明学校—为明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经过李校长和他的班子两年的调查、思考和研究,逐渐达成以下公识:
为明学校立校之本——国学,国学教育(为明学校办学理念、文化根基、发展源头);
为明学校兴校之本——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为明学校办学目标、育人宗旨);
为明学校强校之本——建设特色校本课程体系(为明学校办学策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精品化办学-国际化发展)。
李恒利校长高瞻远瞩的指出:国学教育,就是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经典文化传承给为明学子,这是为明学校的文化使命。当今中国正走在复兴中华文明的道路上,我们应以世界的眼光和胸怀,重新审视和观照我们的传统文化。应以强大的民族自信心,珍爱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让我们的为明学子成为有传统文化基因的中国人,有世界眼光和中国灵魂的中国人。
2014年2月,李校长亲自挂帅,组建由教科研部、学校特级教师、并特邀成都市教科院国学教育研究室主任罗晓辉老师加盟,成立了国学教育研究小组,做出了新津为明学校具有时代和历史意义的决策:重新全面整体规划学校的国学教育及立于中华国学文化根基之上的特色课程体系。
2014年6月,国学教育研究组制定出《新津为明学校《国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2014年9月,国学教育研究组物色各学部人才,成立《国学》读本编辑委员会,筹编《国学》教材,初步设计三个分册,小学、初中、高中各一册;
2014年12月,三个学部《国学》读本编辑成型,进行广泛意见征求、修缮完稿,印刷成册;
2015年2月,新津为明学校三个学部全面开设《国学》教育必修课程,全面推进国学教育;由此,新津为明学校的校园里每天都回荡着朗朗的诵读声,此起彼伏,蔚然成习。
2015年4月,国学教育研究组又进一步研究、完成了《北大附中新津为明学校 国学教育整体构想》专题研究报告,从理论到实践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学校推进国学教育的理论基础、策略、方法、途径,并初步设计了国学教育的课程框架体系。
本学期短短三个月的课程实验,三个学部通过多渠道渗入——课堂教学、环境濡染、活动强化;多层面诵读——国家教材与校本教材相结合、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考级式评价体系——制定学校的国学诵读考级标准和相应证书制等多种措施推进,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小学低年段学生就已能熟练背诵《三字经》、《弟子规》以及几十首唐宋诗词。每天朗朗入耳的天籁读书声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令每一个为明人欣慰、感动。
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国学教育”特色化建设,学校确定五月份为“国学教育活动月”,既展示国学教育初步成果,也从中看到不足和今后方向。其压轴活动就是“经典伴我行”--国学活动月(“首届中华母语节”)文艺晚会。这台晚会在学校师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中激起了巨大反响。
初一2班的一位学生家长谭蓉女士观看了国学诵读主题晚会后,激动地说:“应该让孩子背诵一些经典古训,即便他们现在不理解,随着慢慢长大自然会领会其中寓意,而且如果照着做或去模仿,定会大觉大悟,奔向成功,受益终生的。现代人信这做那的,不如把《弟子规》看成圣经,当做一种信仰加以学习和推广,我的孩子现在能很熟练地背诵《弟子规》,我很高兴。希望《弟子规》能成为他终生会背诵的经典之一。”
国学晚会后,小学四年级一班的郭庆涵在作文中写下了这么一段:“老师上国学课的时候,先规定任务,然后第一遍让学生高声自己读,第二遍老师领着读,纠正读错的音,第三遍、第四遍,教给我们怎么断句、怎么停顿,同时要求大家划指读,让我们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每天除了背诵《三字经》、《弟子规》,还背读其它诗文。老师采用让我们个别读、小组读、男女比赛读、齐读、摆背诵擂台等方法强化我们记忆。每天要求背诵的内容我都能第一个完成,我喜欢诵读经典!”
国学活动月结束后,一位班主任感慨的说:“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是巨大呀!一个月丰富多彩的国学活动,我的学生真的是变了:之前不爱学习语文朗读水平差的,现在居然能像模像样的诵读很多篇经典美文;在国学经典的熏陶下他们懂事了、孝顺了,有淑女绅士风度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国学经典给了我们师生无穷的精神滋养--我喜欢!我会带着我的学生坚持读下去!”
新津为明学校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将国学思想融进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每一个层面、环节、尽快打造形成国学和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下的具有一贯性、多元性、地域性、国际性、生本性、文化性的特色校本课程体系,真正形成新津为明学校的学校特色。
新津为明学校,正如李校长在晚会致辞中深情瞻望的那样:
为明学校,从中华文明的五千年历史的深处走来,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
为明学校,向东方文化的全球性浩荡之远方行去,前有古人星光,后有来者风华。
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公省,是炎黄子孙、龙之传人做人的安身之道;
温良恭俭让,乐射御书数,是舜尧后裔、孔孟弟子做事的立命之本。
今天,我们立国学,兴为明,求发展,图奋强。新津学校,横空出世,定将舒天朝晖,磅礴东方!
明日,我们倡仁爱,勉自省,养正气,砺品格。为明学子,纵横捭阖,必能大鹏腾空,豪迈世界!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