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 我们已经在路上
新学期开学伊始,凡是来到北大附中新津为明学校校园里的人,都会明显感觉到学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各个教学楼里、在上学下学路上、在学校大型集会活动前,都会听到不同班级、不同年龄段声音的朗朗诵读。其内容从《三字经》、《弟子规》到《道德经》、《四书》《五经》,从《唐诗》到《古文观止》,几乎包揽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篇章。进到任何一间教室里,都可以看到学生们手捧印制精美的《国学》教材专心诵读,那稚嫩的天籁之音,使得春天里的北大附中新津为明学校校园充满了诗意的蓬勃。
在2月27日的开学典礼上,李恒利校长就宣告,新津为明学校承担的成都市重点科研课题《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的研究》取得了标志持性成果:在学校已经研发成型的为明特色课程体系里,国学教育校本课程已经率先完成方案制定、教材编写、纲要制定,本学期在全校范围内试点开设国学课,成为学校特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几年,北大附中新津为明学校一直谋求特色发展,在学校校本课程特色研究建设发展中,李恒利校长确立了优先凸显国学、英语、艺术特色宗旨,于上一学年初亲自挂帅成立了国学教育工作委员会,聘请成都市教科院国学教育研究室罗晓辉老师做学校的国学教育顾问,主持制定了《北大附中新津为明学校《国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并委托特级语文教师汪雅丽担纲组成国学教材编写组,组织教师认真解读国家教育部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关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的工作建议》,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深刻理解并把握课程目标;反复解读原教材,比较各版本教材在知识体系的编排、教学内容的顺序等方面存在的缺失和交叉、重复、不合理的地方,然后以学部责任编辑人为单位,寻找课程最优开发点、整合点,对各个开发点、整合点进行分析、商讨和论证,形成了合理的《国学》课程开发整合方案。《国学》教材编写小组的主要成员李西成、柏云、马志荣老师等历经数月,几经笔耕修缮,编撰形成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分册,于2015羊年到来之际印制成书,新学期即在全校全面开设了国学特色校本课程必修课,每天的晨诵暮读,使国学书香、传统文化之风立刻溢满校园。
为了确保扎实的创建学校国学教育特色,3月9日下午,教科研部杨萍主任专门组织召开国学教育教材编撰和国学课程实施教师的培训研讨会,旨在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商榷做法,更好的使学校国学教育走上特色轨道。杨主任首先阐明国学教育工作主旨:紧扣一个特色项目(如何实施“国学特色教育”);突出教科研两个重点(国学课堂教学研讨、国学教育课题研究);打造三支队伍(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学生队伍);实现四个融入(国学教育融入学校德育、融入学校学科教学、融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融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杨萍主任还特别指出,新津为明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学力宽厚、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具有中国灵魂呢?什么是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在国学课程开发、国学教材研发过程中,课题组解决了一系列的学术和教育问题,确立本校国学教育理念:教材的选文上除了经典性与文学性,更要注重“儿童性”;统一了国学经典诵读更多要在语言的层面上做,不设限制,把古代经典均看作中国人的母语典籍,从先秦诸子、《诗经》到两汉乐府,再到魏晋南北朝诗歌、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把儿童能接受的、可亲可感的经典,从文本角度进行梳理和展示,做一些选择,剔除一些明显不符合现代精神的章节或段落,使最终确定下来的经典文本有光泽,有质量,有温度,在文本组合中又显现出新的意味,之后再进行分年级的诵读,以此打下古典精神的底子,既亲近母语,也呵护童年。在读法上,强调“亲近”,而非强制或灌输。用汪雅丽老师的讲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背诵古诗的教学,当作一门唱歌的课程来教,要孩子们只像唱歌一样地吟诵古诗。”
在 “国学教育培训研讨会”上,汪雅丽老师阐述的国学观点“古典诗词使人心灵之绿色永存,心田之阳光永照。”一席发言打动了执教国学的与会语文教师;汪老师认为,中国古典文化很奇妙的一点,就是要从儿童期抓起,她还提出了“古诗唱游”这样的教学方式。她认为:“如果我们从低幼年级孩子开始,他们认识一点字,只要口齿伶俐,能够背诵,就可以给他们设立古诗科目,不妨把它叫作‘古诗唱游’,用唱歌和游戏的方式来学习古诗。”
新津为明学校教科研部的杨萍主任很清楚,当今时代的国学教育,一定要做成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坚守儿童本位,涵养儿童心性,尊重儿童生命,理解儿童生活,让传统文化与儿童世界相联结,在他们口中念起来,脑里留下来,脸上绽开来,心里住进来。教育者的作用,就是知道如何在这两者间搭一座最好的桥梁,让孩子们踏上这座桥,找寻一个又一个古老而年轻的朋友,共同去往一个更清明、美好的中国传统文化天地。
通过这次“国学教育培训研讨会”,还解决了另一个棘手问题:除了诵读形式之外,国学教育课到底该怎么上。教科研部杨萍主任组织所有国学执教教师再一次审视阅读新的课程标准:“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杨萍主任直言自己的理解:和文本对话就是和国学的《论语》等对话,和孔子诸多古人对话。对话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之探讨、辩论,与之切磋、交流,真心达到心心相印的境界。如有的教师在《论语》教学中设计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之辩,这是让学生和孔子辩论。如“孔子为什么‘好古’,我们今天应该好古还是好今?”这是学生和学生辩论。对话的形式可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等等。教学就是对话,让学生和孔子、和古人真正地对起话来,这样的教学学生才能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在“国学教育培训研讨会”上,汪雅丽老师还指出:国学课不是语文课,但一定要上出语文味。语文课要有语文味,但国学课,特别是《论语》这样的文章,稍一不慎就会上成思想品德课。语文的因素在哪里呢?在语言文字的推敲和品味。例如:“不亦说乎”、“不亦乐乎”,这个“说”和“乐”的区别在哪里呢?“说”是内心的喜悦,所以是竖心旁,而“乐”的喜乐是洋溢在脸上。有朋友来了,要喜笑颜开,乐在脸上,握手、拥抱、泡茶、上酒,把你的快乐充分表达出来。如果你只是内心高兴,脸无表情,朋友来了还以为你不高兴,下次他还会来吗?“人不知而不愠”的“愠”是内心的怨气,内心的怨恨。一个君子不仅表现在脸上没有怨色,还须内心没有怨气,这才是真正的君子。另外,《论语》是孔子和弟子的对话语录,完全口语化的,这种“不亦……乎”的句式十分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这些都是值得学生细细品味,反复玩味的。
杨萍主任和汪雅丽老师都强调一点:国学教育,要特别善于引导幼小学生与古诗文交“朋友”。这个“交朋友”式的引领,将国学教育蕴涵的对母语的亲近,对传统的珍惜,对古典的礼赞等等深意,尽融其中,有情有趣,既亲切又可爱,儿童如何不喜欢?这正是特级教师汪雅丽浸淫古典多年,举重若轻,而后能为。她理解古典,也懂得儿童。杨主任和汪雅丽老师都很清楚,做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坚守儿童本位,涵养儿童心性,尊重儿童生命,理解儿童生活,让传统文化与儿童世界相联结,口中念起来,脑里留下来,脸上绽开来,心里住进来,“希望我们的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而国学教师,就是要知道如何以儿童的方式亲近古典,要善于在这两者间搭一座最好的桥梁,让孩子们踏上这座桥,找寻一个又一个古老而年轻的朋友,共同去往一个更清明、美好的中国传统文化天地;让孩子们在特色课程的润泽中快乐成长。
新学期的首次“国学教育培训研讨会”,使首任国学教师们真正明白了为什么要进行《国学》教育和怎样开展国学教育。这是新津为明学校语文教师的文化使命,把我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经典文化传承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当今中国正走在复兴中华文明的道路上,我们理应以世界的眼光和胸怀,重新审视和观照我们的传统文化。应有强大的民族自信心,珍爱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让我们的下一代成为有根有魂的中国人,有传统文化基因的、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
李恒利校长说:“学校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以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本。特色校本课程既修炼了学生品格,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学生的特长发展和个性学习提供了平台,也为教师展示个人才能提供了机遇。”
国学教育,我们已经在路上。